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读《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有感
发布时间:2020-12-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瑶

读《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有感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强调了故事教学在译林小学英语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英语故事教学愿景不应再局限于语言教学本身,更要高于语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老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或语篇的能力,我感悟到:
     1. 在故事中讲单词要帮助学生形成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认知阶梯。将此举紧密结合的理念融入story time中教学, 学生在自主先学故事篇章情节时, 初步感知新词和重点句型,途径小组问学的阶段达到运用的阶段。将新知置于可感受、可操作的情景中,使学生随着教学情境的变换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学习,带有明显的适应性和生成性,重结果但更重过程,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2. 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的能力最大化,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句型的能力是共生课堂的必备要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有根据文章或图片概括写作的能力,小学生要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具备综合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能力素养。学生没有活学活用句型的能力,一切都成为空谈。
    3. 实际我们译林课本的story time就是故事教学。在小学story time的教学中,学生对语篇的认知经过了从入景到创景、从解构到新构的过程。那么无论是在唤醒学生生活情景的入景初始阶段,还是在最终为鼓励学生创设新情景的拓展语篇宽度阶段;无论是在引导学生用Who、Where、Why、What等关键词结构语篇,使语篇变“薄”的阶段,还是在鼓励学生用五指脉络新构语篇,累积语篇“厚度”的阶段,作为老师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按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不企图用通过Watch cartoon这一个教学设计解决所有“W”问题,可以通过先观察图片解决表浅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观察图片以形成读图的习惯;接着看动画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体现了尊重学生的思想这一态度;再通过听课文录音解决细节问题,培养的学生听的能力。
   4. 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成为“小老师”的展示舞台。众所周知,“教无定法”,其实,“学亦无定法”。在故事教学阶段,学生甚至可以创造性地创编故事,多角度的头脑风暴(Brain storm),将枯燥单一的故事学习模式多样化。学生走上讲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实现生教生,也能有效在课中的故事学习阶段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的活力和句型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立足于整体感知语篇的理念,基于这一基本理念,教师可从从深刻理解词汇、活学活用句型和整体感知语篇三个具体方面进行小学故事教学。致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思维参与度,密切所学知识的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也有助于后续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