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钱学森 做中国脊梁
中国是来自遥远东方的一条腾飞的巨龙;中国是一只受尽磨练展翅翱翔的雄鹰。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热血、充满期待的红色国度中涌现出一批共和国的脊梁。今天我有幸看了科学家钱学森的话剧。话剧的开头篇章是以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的回忆开始,以一个纸飞机在天空中飘着飘着导出了这场故事。
1937年,国难当头,当局却不作为,国立交通大学的爱国青年们愤慨出声,钱学森目睹一位伤员不肯接受治疗执意回战场,其中一个伤员临终前的一句重复了很多遍“要多造飞机”,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钱学森。在国内交通大学学习毕业后,钱学森立即赴美留学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报效祖国。钱学森在美求学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的教学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在圣诞夜勇敢坚持指出老师冯卡门的计算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学森坚持回国的决心更加的强烈,在美国政府严厉监禁下,老师劝阻下,海军部次长金贝尔的威逼利诱下,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依然毫不动摇。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冲破层层障碍,终于在1955年10月8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乘着轮船回到了祖国。回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在导弹基地,钱学森勤勤恳恳严谨认真,体恤下属,为国防牺牲,多次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最终在1964年6月29日带领第1代"航天人”成功将东风二号甲载核导弹发射升空并准确无误的命中预定的目标,完成国家毛主席提出的“两弹一星”宏伟计划。一个铿锵有力声音缓缓传来:我钱学森,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为祖国做出种种贡献。
钱爷爷的一生是令我们所有人值得无比崇敬和骄傲的。钱爷爷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当钱学森饱含深情地注视着五星红旗时;当蒋英女士挂起那五星红旗时、唱响那《义勇军进行曲》时;当钱老夫妇在码头决意要回国无比坚定的信念时;当钱老站在船头深切地呼唤着祖国时...他觉得不管回国有多艰辛,只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其它的都不在乎。在那时,钱学森回国不能为他带来很高的物质享受,但他却毫不犹豫、毫不动摇,放弃名利,一心为国。在剧终,钱爷爷与交大的同学合影,也体现了钱老的精神传承下来的希望。
话剧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钱学森和夫人准备离开美国时和美国海军部次长金贝尔的一席对话,在金贝尔威逼利诱下,他们仍句句慷慨激昂,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一度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他们一起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为新中国添砖加瓦的满腔热情也深深感动了我。我心里默默地念到:一个人心中只要有信仰,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话剧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世界局面,中国宝岛台湾还未收回,钓鱼岛争端还没有完全解决,香港暴徒分子在肆意破坏香港的和平,美国也虎视眈眈的从未放弃侵犯我们祖国的想法。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牢记使命,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去保卫我们的家园,不让任何人来侵害我们人民,让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名族之列,争当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