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可以唱出准确的音高。训练学生一个灵敏的耳朵,也是极其重要的。练耳的内容主要分为听音和听节奏两个部分。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在“练声曲”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节奏模仿练习和听音练习。
1.节奏模仿练习
节奏模仿练习,这个练习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做了更深入的教学计划。先从简单节奏练习开始,主要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组成简单的节奏型。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加入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节奏模仿练习。在节奏练习的过程中,除了灵敏耳朵的培养外,同时落实到视觉上,将学习的节奏写在黑板上,并教授有关音符的名称和时值。让学生更好地从听觉和视觉上掌握一个个节奏型。
2.有音高的节奏演唱练习
在学生能够准确拍出所学节奏的基础上,为节奏配上音高。结合每节课开始时的“练声曲”,将这些“练声曲”进行节奏上的改编,但不改变原有的旋律。这样在学生熟悉的旋律中,又再一次的巩固了音准,同时又训练了新知识节奏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听音模唱练习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音高、音准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加入“听音”的练习。先从听小字一组里已经唱过的音开始,先听“单音”,老师在钢琴上演奏一个音,学生将这个音哼唱出来,并尝试唱出音名。这个练习孩子的差异性较大,天赋较好的孩子可以准确的听出,较差的孩子则要通过提醒。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不断练习、不断深入,经过一段的积累,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孩子不同的音乐素养的积累。也许不能做到每个孩子都能做得很好,但做到每个孩子都体验了这个过程。
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并且能听准音,确实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但作为音乐老师,要去发现,要让每个耳朵都能聆听出旋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