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培养孩子的音准(陆峥)
发布时间:2020-09-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峥

在教学常规中,整堂课贯穿着音乐。有起立坐下问好保持安静等指令,都由“旋律”组成。例如起立使用了C大调的音阶上行,坐下使用了C大调的音阶下行,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音乐习惯。我在第一堂课上,没有教授歌曲,只训练孩子的音准。由于学生教室到三楼音乐教室很一点距离,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也为了让孩子在走路中就融入音乐,我采用了排好队手牵手唱歌的方式,上楼带到教室第一课我带领孩子演唱了歌曲《小星星》,《小星星》这首歌曲由于“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学生都十分熟悉,我第一遍带领学生演唱歌词,第二遍我来演唱歌谱,学生跟唱。孩子在已经熟悉了这首歌曲的情况下,激发他们对旧知识的认识,并加入了曲谱演唱的新知识。让学生有效的建立了音准的联系在第一节课上,就给予学生最正确的音高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会编写简单的练声曲在第一堂课,首先是在钢琴上弹奏给学生听,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最正确的音高。然后,教师用最准确的音名进行范唱,接下来就是学生在钢琴的演奏下进行“记忆模唱”。接下来,在以后每节课的开始带着学生反复演唱这段旋律。旋律的设计从简单的do re mi三个音开始,编写简短好听的旋律,然后依据本班级学生的情况,逐步加入更多的音来编写旋律,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确立最准确的音高。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唱准音”。教材中的歌曲,音的呈现也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师可以做配套的练声曲。良好的音高基础,更能帮助学生准确的演唱歌谱。打破了学生反复聆听歌曲,直接模唱歌曲这一形式,做到真正意义上提高孩子的音高概念,做到“先唱准音,再唱好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