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愉悦的语文课堂
摘要:多媒体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创设意境,以景激情,让学生感受临境之愉悦”;“激发情感,以情促思,让学生感受勤思之愉悦”;“影音交织,视听并茂,让学生感受氛围之愉悦”;“拓宽视野,诱发创新,让学生感受创造之愉悦”.从而实现让愉悦的情感一直伴随小学语文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愉悦,教学
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快乐课堂”已悄然挤进了课堂教学的主流。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就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要营造一种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当前,日益成熟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实现这一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运用多媒体集“声、光、画”于一体的效果和灵活多变的展示方式,便能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让学生感受临境之愉悦。
多媒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探索欲望。学习也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然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一课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此时,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用多媒体播出“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多媒体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多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又如,教学《海滨小城》一课时,讲到了一到三小节的内容,作者描写了很多的景物,并抓住了每种景物的颜色特点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景色丰富,很美,但是学生没有去过这个地方,只凭空想象很难想到它的美,于是我就问他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他们回答很响亮:“想”,于是我就用放电影似的方式把每一种景物展现给他们看,配上美妙的音乐,而且旁边配上书上的文字,他们一边看一边不断地发出感叹:“真美啊!”。然后再来读课文,他们就读的很好听,他们脑海里有了画面,就有了感情,所以从图片中体会到了语言美,才会把感受融入到文字中去。
孩子如能沐浴在美的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十分愉悦。小学语文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宝库去感受美、创造美,多媒体就发挥了他的优越性。它能创设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激发情感,享受着语文学习的愉悦。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让学生感受勤思之愉悦。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多媒体的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例如:《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轻松愉悦的思维变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
三、影音交织,视听并茂,让学生感受氛围之愉悦。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电化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看活动投影片上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鸥鸟翩飞、嬉戏、孵卵、多种鸟蛋堆放于鸟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它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因此,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是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有效手段。四、拓宽视野,诱发创新,让学生感受创造之愉悦。
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有所作为的话,现在就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人。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诱发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例如:我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学生学习了这一课的观察动物的方法:一是把一个连续的画面分解成一个个动作,二是精准的使用动词。但是方法学会,最重要要用到实践中去。所以我播放了一段《小猫开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学生看到视频非常兴奋,看得出他们很喜欢,先让他们说,再让他们写,他们看得很认真,观察很细致,关注到了小猫的每一个动作,使用动词很准确,而且还在动词前加了一些修饰语,体现出其特点,比如有的同学写的是“一下子跳到台子上”、“猛地跳到台子上”等写得很好,还有同学写了视频中没有的东西,加入自己的想象,比如有的同学这样写:“小猫使劲压门把手,可是门把手却一动不动,小猫没有放弃,而是在心里为自己加油,喊道:‘1、2、3,加油,你可以的”,写得很生活化,读来有趣。这样的视频观看,打开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乐于写。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丰富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多媒体,让愉悦的情感一直伴随和丰富着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