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的孩子爱上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作为一位老师,我们从孩子一走进小学就要培养他们爱读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与书为伴健康成长。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作出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低年级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他们开始能够分辨现实和幻想的差异,并且对于是非善恶有自己粗浅的观念。此时孩子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将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一、抓住学生年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等。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也应遵循直观性原则,让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紧紧吸引孩子的眼球。现在市面上彩色图画书籍众多,经典童话的彩图绘制更是精美,极富想象力。所以孩子们一入学我就从他们喜欢看的经典绘本入手,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他们怎么看图画,给他们讲有趣的绘本故事。讲故事的时候,我还会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了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每读完一则故事我都要告诉他们,书上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以引起他们读书的欲望。每次一读完一本绘本故事,第二天就会有孩子买来这本书在全班传看。一年来,我和孩子们共读了《蚯蚓日记》、《三只小猪的故事》、《月亮,生日快乐》、《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一批优秀的绘本作品,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我经常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学到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读书星”、“故事大王”、“读书积极分子”等。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把最近所看所听的故事通过朗读、讲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们个个兴致极高,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这样的读书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学生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每表演完一个故事,我还请其他同学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既丰富了语文材料,又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按顺序看懂文章。
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让孩子读书时,我教会孩子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对于一些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则要求他们画出来,以便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
2、图文并重。
针对绘本的特点,我始终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指导他们看书可先看封面和书名,想想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引导孩子边阅读边思考想象,使书本知识与孩子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阅读的时候先看图,再看文,也是在孩子面前展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内化。文章中经常有学生不认识的字,我也允许学生猜读或跳读。因为图画基本上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
3、开展多形式的阅读积累活动。
在积累活动中中,有些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是该积的好词句,我就通过几篇课文,告诉他们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平日和学生说话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用一些成语,并加以简要解释;如果学生说出了好的词句,及时加以鼓励。后来,又进一步要求他们搜集好的句子,刚开始识字少,就在书上划一划,读一读。到了现在,形式就较多了:有学生自制的读书卡,小报,摘抄笔记,读书记录表等。
三、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营造书香家庭,推进课外阅读。
1、推荐书籍
我会经常给孩子们推荐一些书籍,引导家长积极地在家中创设读书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充分发挥家长的带动作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为班级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利用家长会,我给家长们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在饭后半个小时里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提高。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多给孩子买些有益的图书,来拓宽学生的阅读源。同时,利用校信通这个平台,我会经常给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目,倡议家长把“好书”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奖赏或是生日、节日的礼品。
2、建立家庭图书角
我给家长们提出了建立家庭图书角,家庭图书角的内容最好能涵盖历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因为孩子的读书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示范榜样以及书籍在家庭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倡议在家中“开辟一块地方、腾出一张书桌、整理一些旧书、增添一些新书、张贴一张读书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家庭图书角的管理工作中来,这对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3、亲子共读
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不仅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讨论,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听力,引导孩子学习、思考的习惯。
1)我利用家长会,积极倡导家长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并对孩子做适时引导:如家长在朗读时,可以根据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训练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在家庭成员中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提高孩子的表达和感受能力。通过对每个人的朗读情况最评级,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3)开展家庭表演剧:各个家庭根据故事,共同编辑剧目、可以邀请同学、亲人参加,提高读书的趣味性。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学者名人,在他们一生中,无不经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道路。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也大都得益于博览群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积累和摸索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以求把人类精神的食粮带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丰收的果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