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野犬》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前预读的自主拟题,回顾交流,把握整本书的概况。
2.聚焦共性问题,运用预测与联结的阅读策略,展开交流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关注“故事的结尾”,引发深入思考,感受椋鸠十小说结尾意犹未尽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过程
分享与回顾
1.联系教材,谈话导入
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带我们走进了人与动物的情感世界,《回顾·拓展七》“课外书屋”中推荐了许多本动物小说。最近,我们一起读了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这节课就来聊一聊这本书。
2.重视预读,整体把握
(1)课前,同学们根据读书收获出了一些题。接下来,我们选几道有价值的题目一起来交流(课前选取学生读书单第一题中关于内容、环境、动物知识、情节等题目)。
(2)同学们读书很认真!只有对整本书的故事内容有整体了解和大致把握,才能准确地得出结论。
聚焦与讨论
1.聚焦纳契,进行预测
(1)这三条野犬中,你最关注哪一条?(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平板电脑,进行现场投票。屏幕呈现投票即时统计图。)
(2)出示课前读书单第二题“最关注、最想探讨的问题”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核心问题),聚焦纳契的结局,快速浏览书P68-69页。
(3)重点阅读《王者之座》,发挥想象,进行预测:纳契被打败之后,命运究竟如何?结局还会怎样?
2.选择分组,合作学习
(1)根据预测,进行归类。一类:“东山再起”;另一类:“走向衰亡”。学生举色卡进行选择(“东山再起”——蓝色,“走向衰亡”——黄色)。
(2)根据选择,调整座位,合作讨论。
合作学习要求:
1.重读:从书中查找依据或联系课外知识阐述理由,写关键词;
2.讨论:小组内讨论,商定1、2个最重要的理由;组间再交流;
3.汇报:派代表进行辩论,说明理由。
3.重读书本,开展辩论
围绕纳契命运的发展,进行一场小型辩论会。(引导学生从书中找依据、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联结,并阐明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东山再起”的理由:顽强精神,永不言败;“走向衰亡”的理由:优胜劣汰,自然规律。)
4.关注结尾,小结写法
椋鸠十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精彩的预测下去,写到纳契被打败后却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你们喜欢吗?
小结:椋鸠十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仿佛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悟,真实意犹未尽,意味深长。
思考与提升
1.拓展迁移,回归整体
(1)默读书中另外两个故事的结尾,有什么发现?(出示《消失的野狗》和《岗丘的野狗》结尾部分)
(2)读了这两个故事的结尾,又引发了我们哪些新的思考,新的问题?
组内讨论:选择一个更具价值、更深入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平板电脑,现场输入,提交主题研讨。屏幕呈现,随机浏览,细数最具价值的新问题:
人与动物怎样和谐相处?如何珍惜相互之间的信任?等等。
2. 课堂总结,引向课外
《孤岛野犬》这本书中的三个故事都以野犬为主要人物,环境相同,情节相似,写法也类似。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引发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味。这就是椋鸠十动物小说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继续带着这些新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多的整本书阅读、思考、感悟和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