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国粹,它承载者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此为傲。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根据项目要求学校必须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在国学经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越来越感到国学经典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缺的。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更是新世纪的我们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诵读经典可以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素养,让一个人心中
有正确的为人处世观。我们能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让学生潜下心来多读经典,于国于己都大有裨益。它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读书就要有所选择。对于任何一
个人而言,能够对他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书籍,可能只是有限的几本。读肤浅的书就会跟着肤浅。读不朽的经典,至少能让自己的灵魂接受一次拷问。有位学者说得好:读经典就是在与先哲进行对话,就是主动接受他们智慧的辐射。例如《西游记》
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十分重视量的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除了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词外,还要求低年级会背《百家姓》,中年级会背《三字经》,高年级会背《论
语》。班级开辟了“每天一诵”专栏,其内容都是经典古诗词。我校学生每天生活在浓郁的书香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大量经典的古诗词。“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明显增强了。时不时还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二、学习国学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拜金主义和各种低俗文化、垃圾文化甚嚣其上。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受到精神毒害,会迷失人生的
方向而误入歧途。国学经典在教育学生怎样一个合格的做人,进而作贤人、圣人指明了方向。子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子教育弟子,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
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寥寥数语,学生 、
读了就会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
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
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经典知识里面的人生道理仿佛是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引正确的方向。
三、学习国学让校园浸润浓厚的国学氛围。
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研读国学经典,培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动员大会,让广大师生深刻领会学习国学经典的重大意义,掀起学习国学经典的高潮。同时校园的陈设布置要处处让同学们感到每时每刻都溶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从校园标语的悬挂、校园橱窗、教室板报,到每天早中晚校园广播中国学经典的美文诵读,以及一些传统音乐的吟唱,都给同学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诵读的音韵美中去感悟古圣先贤文章的境界,诗词的美感。让校园浸润在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