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指南>>校务公开>>文章内容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构建自然成长家园
发布时间:2020-07-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筱艳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构建自然成长家园

            ——2019-2020学年杨筱艳述职报告

白驹过隙,忙忙碌碌一学年又将结束。我以校为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早出晚归,特别是疫情期间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和领导班子身先士卒,清正廉洁,树立了良好的表率。年,我不忘初心,努力为师生构建自然成长家园。下面我从个方面汇报所做的工作,不当之处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脚踏实地,寻找学校发展新支点

(一)内生力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小作为一个脱胎于村小的小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弱为此,学校一方面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了重新摸排,另一方面,加大了校本研修的力度,促进教师快速发展

1.盘活师资,合理配置

学校小,每个人都是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此,校行政一方面通过多次访谈,优化师资力量的配置,让每个人在更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20199月引进了专职科学老师

2.搭建平台,助力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年来,我校根据不同梯队的教师按实际能力和需求层次进行有侧重点的培养,努力创设各种平台,扩大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导师引领

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学校借助集团资源为其聘请一名品学兼优资深教师作为“导师”,并根据青年教师的研究专长与性格特“材”施“导”,使一些较难通过书本和文字传授的“无言之知”,以“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形式薪火相传。

2)项目推进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要靠外部的渗透,更多的还要靠我们内部的自主提高、自我发展,由“输血”到“造血”,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依靠外部力量提高自己的模式,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为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以项目的方式推进校本研修。

项目一:“言值汇”助力成长

学校开展了“构建绿色课堂,追求幸福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课堂教学效益月系列活动,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竞赛:粉笔字比赛、钢笔字比赛、朗读比赛、才艺展示和微课比赛,青年教师们以课堂教学效益月为契机,转变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集团展示,丰满羽翼2019年10月,在马小教育集团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潘婧、胡佳、冯涛获一等奖,王礼蓝获二等奖。区级教研,借力出击5月,武进区中一协作片小学信息化能手课堂教学评比在城东小学分赛场举行,我校刘云老师在本次活动执教《确定位置》,获得一致好评12月我校积极承办了信息技术和科学中一协作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虽然我校信息和科学专职老师少,骨干力量不足,但陈晓笺和冯涛向马教育集团的师傅们虚心求教,所执教的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竞赛活动,搏击长空2019年5月,沿江七县市的小学美术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近百人在常熟市举行美术研讨活动,我校的贺珊珊老师在本活动上展示了一节《纸卷魔术》的美术课获得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誉

项目二:“工作坊”修“魂”炼“道”

我们以小入手,设立校内工作坊,如“学困生工作坊”、“课堂提问工作坊”等,以专题的形式,为新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工作坊不是授课,也不是讲座,以沙龙的形式开展活动。参与的新教师可以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困惑,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新教师们指点迷津,传承教育教学的艺术,传授“好教师的修炼秘籍”。工作坊气氛民主,有利于新教师们畅所欲言,尽情发挥,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登堂入室”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陆峥在武进区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先进德育工作者;刘云获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一等奖;贺珊珊被评为先进档案个人,并在区小学美术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一等奖;王礼蓝入选雏鹰计划,并获常州市首届数字优课评比二等奖。毕金萍被评为“优秀裁判员”,陈晓笺在各项信息比赛中均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冯涛获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老师,胡佳被聘请为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先队组织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区优秀班主任,蒋建娟指导陈恩惠同学在2019年“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荣获区特等奖,市一等奖,蒋老师荣获优秀指导奖。

(二)外部协调

城小底子薄,在中心城区,我们的硬件设施应该是最差的,这也是我们觉得特别紧迫的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的意见,我们竭尽所能。

一年来,我们一直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下拨经费,缩减各方面的开支,尽可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去年暑假学校西围墙全部拆除重建,解决了墙面开裂、地基下沉带来的隐患投入10多万对知晓楼的厕所进行了改造利用暑期进行了雨污分流工程,共花费50多万元。借助高新北区资源,浇筑了校门外停车场。

去年5月起,学校多次跟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高新北区协商、论证,确定了城东小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六轨,向南延至人民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经努力,2019年12月,区政府确定了城东小学改扩建一期项目。该项目就在我校西南角,是在拆除原有的四户普通住宅后的原地上重建,项目主要建设教师停车场,原停车场改成学生活动场地(初步定为笼式足球),项目预计总投入达 2000万元。现在改扩建工作已经进入了前期的准备阶段,相信二期三期改扩建项目也不远了。

二、仰望星空,追求办学水平再提升

(一)精致管理出高效

秉承“诚晓”校训,在“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城东小学进一步思考用智慧的管理打造“新优质”学校的内核。

1.硬核管理团队

9名女同志组成的行政团队实干争先的基础上,进行辐射,吸纳多名年轻教师到管理岗位跟岗锻炼,一方面发现特长、提升能力、强化担当意识,为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让新生力量在实践中深化对办学理念、政策制度的理解,为融入、丰厚学校文化提供切入口、融通点,使得政策、理念的落地平稳有效。

2.精致项目管理

学校规模小,人手少,需要人人养成自觉的管理意识。我们采取了“党政工团队”五位一体化共建的策略。在繁杂的事务面前,行政同志领衔项目,组建团队,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集众人智慧与力量全力完成任务。工会考评又获得区一等奖,并接受了区“模范教工之家”的考评,少先队工作考评蝉联“五星级”,学校获得武进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等奖,办学水平考核获“优秀”,项目管理剖析获评2019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二等奖。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打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城小师生众志成城,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疫情肆虐的那段时间,我作为校长没有推卸责任,从年初八开始,靠前指挥,几乎天天来校值班,指挥安排学校防疫工作。由于肠胃不大好,不大能吃方便面,自己带饭,重温了儿时的快乐。疫情期间,我和领导班子、杨云娟及其他老师全面排查、摸清情况、上报数据、发放书本、停学不停教、物资采购、设计各种方案(特别是学生吃饭,整整11稿)、实地演练……为学生复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开学期间,学校严格出入校门制度,采用军事化管理,在校门、教室门设置二重防护措施,晨检、午检、消杀全部落实到人。学校安排健康安全指导老师每天对学生进行健康监控。对于工作中未能及时采取措施的要层层追查,深究问责。今年,从疫情期间到复学以来,组建的健康管理、教学管理、舆论管控、后勤服务等各个项目组的效率,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高质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抓好阳光食堂的各项工作,食堂进出库的管理,继续实行领导干部陪餐制,严把食堂安全和质量关,让师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3.强化过程管理

教代会反复斟酌修改过的《五星级教师考评方案》涵盖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行政与教师共同参与每天的日常管理,发现亮点学习身边的榜样,发现缺漏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每个人都是运动员,同时也是裁判员,每天细致的值日工作反馈记录为过程管理留下了痕迹,安了校园,暖了人心。在近期开展的第三轮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中,民主集中意见高度统一,教代会零提案,顺利完成了岗位聘任。每个人过三年的付出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透明化操作与过程性记录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依托课程促成长

一年来,根据督导评估专家的建议结合学校“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对诚晓课程规划进一步梳理论证,不断整合课程资源,使学习者课程、活动者课程、探索者课程架构更加明晰、内容更加充实

1.构建立体多维德育课程

根据学校的文化理念德育目标,我们反复研究、归类、提炼,探索出一条以五色活动为主线的德育活动内容体系。  

1)推进多德育活动项目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我校一直以来坚持通过开展“好习惯伴我”绿色养成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红色传承活动;“环保、低碳”紫色科普活动;“关爱互助”蓝色爱心活动;“快乐成长”金色艺体活动这五色活动来达到育人的效果,成效显著,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起飞构筑一条高质量的“跑道”。一年来,五色活动分别在江苏教育频道《未来科学家》、武进电视台《武进新闻》、《天天向上》等栏目播出达十多次;常州电视台来校录制节目。通过了常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的验收、区第一批非遗基地的验收。杨子沫撰写的《神奇的基岩标》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学生在各级各类艺体、科技等比赛中进步明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营造开放德育时空网络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营造开放式的德育时空网络,把家庭对教育的期盼作为学校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家长课堂、家长会、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努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一年来,我们针对校流动儿童比例高,家庭教育薄弱的特点,邀请市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全国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赛课特等奖获得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凌云老师,为高年级家长做“提升素养,和孩子一同成长”的主题讲座,邀请清华学霸潘辰斐的爸爸、前黄初中的潘建华副校长做“陪同宝贝一起成长”的讲座,邀请采菱小学周小萍副校长给一年级新生家长做“海量阅读”专题讲座,使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创造性、因地制宜地构建德育体系使我校德育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荣获2019年武进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武进区2016——2018年度“文明校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各项德育活动,让德育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2.开发丰富多元学科课程

1)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

一年来我校共开设校级社团21个班级社团16个,开发的探索者课程《基岩探秘》、《石头探究》、《植物王国》、《绿水考查》校本课程投入使用,学校的非遗课程《堆花糕团》申报了武进区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研究项目,多次推送到武进教育公众号,制作的云端非遗课程《致敬逆行者,他们的方式有点特别》被推荐到学习强国,可惜被湖塘镇抢先了一步。

2)抓好教科研,促进内涵发展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一年来我校大课题《自然成长取向的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被立项为常州市备案课题,《以色活动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先队文化特色实践研究》立项为武进区教科研课题。市级备案课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获评区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研究》被评为2019年武进区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杨筱艳、陈霞老师主持的课题《基于本校学生实际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获武进区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行走在教育的春天里》2019年度江苏省校园红领巾广播电视台优秀节目展示评比交流活动二等奖,《伴读者,点亮心灯》2019年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二等奖,《快乐门球》常州市首届综合评选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教师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一年来,我通过努力个人也取得一些成绩:2018-2019年度考核优秀区李公朴精神系列活动优秀组织者、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一篇论文获省二等奖、……

“让生命自然成长,为幸福未来奠基”一直是城小人追求的目标,梦想一直都在,我们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我将带领城小师生开拓进取,努力将城东小学创建成为管理更加规范,特色更加鲜明,服务更加优良的新优质学校。谢谢!

 

  2020.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