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相关思考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建娟

摘要:本文主要以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为论点,先阐述了其可行性因素分析,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儿童提高阅读兴趣、社会应予以高度关注等,旨在将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建议
引言: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农民到城市务工,谋求生存之路,从而涌现出了较多的流动儿童。目前,在新课程体制改革方面,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非常关键,尤其对流动儿童产生了莫大的影响。通过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不仅可以为流动儿童打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不断提高流动儿童的文学素养,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顺应新课程体制改革趋势,给予流动儿童课外阅读强有力的保障,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构建支持系统的效能。
一、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要想确保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得以保障,应加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构建。国家教委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出台了相关《试行办法》,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指明了全新的道路和方向,政策方面的保证得以实现。流动儿童在学校学习阅读中,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为一大保障,其补偿作用显著,支持系统的构建,可以对流动儿童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限制进行弥补,与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需要相一致,从而确保课外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 流动儿童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流动儿童初到城市生活学习,父母忙于生计,无法将良好的家庭教育贯彻落实下去,家庭教育,在儿童学习方面,启蒙教育效果良好,而且可以激发流动儿童学习兴趣,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家庭教育缺失,仅仅依靠学校教育,难以有效激发流动儿童的课外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提高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能力。
其次,在日常课堂学习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且课堂时间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所以在课堂教学重点方面,过于注重考试要求的知识点上,但是,过于看重考试,不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的基础阅读技巧,也很难提高儿童的课文阅读能力。
  三、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具体建议
       ()家长应积极配合
    对于流动到城市的儿童来说,主要是指:首先,农村是儿童父母生养之地,由于经济宽    裕,长期在城市生活。其次,儿童父母来城市打工,在城市打拼且暂时租住。基于此,流动到城市的儿童,与城市儿童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尤其在课外阅读方面,两者之间的阅读背景完全不相同。以此发现,所教流动儿童中,很难形成良好的亲子阅读现象,流动儿童的家庭课外阅读氛围并不理想。同时,也缺少充足的课外阅读资源,大多数流动儿童的阅读报刊的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着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因此,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1]。具体来说:家长要保持高度的配合度。比如,在家长会上,对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展开宣传,而且相关家长可以结合现身,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保证儿童家长高度重视亲子阅读。同时,对新课程标准实施意义展开宣传,特别对于宣传经典阅读,相关专家也应积极解读经典,确保广大流动儿童家长可以对经典教育课予以主动接受,将对经典课外阅读的认识水平提升上来。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的高度配合,对于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非常重要,且对于真实课外阅读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
流动儿童属于大群体之一,但在学校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对于新建的学校来说,其流动儿童的队伍比较庞大。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流动儿童的阅读任务完成效果并不理想,这对于班级整体阅读水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任教老师在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时,应保证高度重视,但基于相关层面进行分析,教师在学校所布置的学生活动中已经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在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的支持系统时,难免考虑不到位。基于此,学校,在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缺少学校的扶持,将会无法顺利构建。所以,学校的高度重视非常重要。学校既要自身不断努力,也要在学校行政和教学工作计划上,制定出可行合理的构建策略,确保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顺利进行[2]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在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时,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训相关阅读技巧。众所周知,由于一些流动儿童刚开始接触阅读,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非常关键,有助于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并为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创造有利条件。一旦教师的基本技巧掌握不足,会引发很多的阅读问题,不仅影响着流动儿童的阅读效果,更不利于维护流动儿童阅读的信心。所以,教师重视阅读技巧的培训,将会是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重要条件[3]
   (四)儿童提高阅读兴趣
   流动儿童在家庭中,所获得的阅读兴趣比较少,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注重流动儿童阅读兴趣的提升,使流动儿童在课外阅读中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有益于课外阅读系统的构建。如果儿童具有一定的阅读爱好,在课间课后在自发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也会自觉思考和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在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时,如果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有所欠缺,很难静读文章,从而不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阅读能力[4]

(五)社会应予以高度关注
学校的教育虽然至关重要,但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也是不能够的。在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中,社会的关注度也非常重要。学校所在的社区,在建设儿童课外阅读基地时,要将投入力度提升上来,使流动儿童即使在课外阅读条件缺失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阅读场所得以形成,进而不断提高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所在的社区,应尽量避免“面子工程”的出现,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便利,而且进一步满足整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如可以将社区民众组织在一起,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如亲子诵读竞赛等,使更多的流动儿童和家长的阅读时间得以延长。
另外,任何社区在辖区内,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将经典阅读内容凸显出来,发挥出家庭对流动儿童课外阅读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流动儿童居住的场所较好,但相关氛围对流动儿童身心并不是十分有益,尤其在营造经典阅读氛围方面。所以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出环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展现出经典阅读的魅力,从而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深刻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势在必行,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儿童自身以及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践行和参与其中,全方面、多角度领域地致力于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发挥出多方合力的作用,确保流动儿童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行为习惯,发挥出构建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高淼仪,马歆星.基于社会工作的流动儿童阅读习惯培养路径探析——以兰州市七里河五星坪社区为例[J].才智,2019(15):113-114.

[2]王蕾,陈云川.流动儿童阅读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8(09):88-92.

 

[3]谭博,熊伟,马骅.图书馆代际阅读推广的路径与策略[J].图书馆杂志,2018,37(03):56-63.

[4] 谭博,熊伟,王锦.城乡结合区域留守儿童阅读推广长效机制构建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01):60-64.

[5] 王蕾,陈云川.新时代民间团体儿童阅读推广特点探究[J].中国出版,2019(10):67-7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