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教学随笔7——抒情式批注
抒情式批注,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帮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鸣,不能仅仅局限在口头的议论、表达上。更应该是一种深刻的思考,无声的交流,尽情的宣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抒情式批注。也就是将自己阅读文字材料的某些语句、某段话、某篇文章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这样,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锤炼了语言文字。
动情处 写感想 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首先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围绕确定的研究专题在动情处写下自己的感想。
【案例1】《生命 生命》这一课,当读到“……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有同学这样写道:“读着课文,我不由想到了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他还是创造出了《命运交响曲》,这就是好好使用生命。在网上,我查到一个女孩因为网上谈恋爱被人拒绝,跳楼自杀,这就是白白糟蹋生命,我们应该学贝多芬,好好珍惜生命。”
【案例2】又如学生在学完《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安静,你是如此地热爱生命,我们曾担心你会偷偷地哭泣,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会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谢谢你,安静,因为你告诉了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让我们做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笑看人生,坦然面对生活,将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思考】当读到这些精彩的批注时,你难道不为之动容,不为之骄傲?我们庆幸,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种开放的阅读方式,完全把读书思考的空间交给了孩子。才让教师享受到了这一刻的精彩。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灵动的富有个性的思想。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写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