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批注式阅读教学随笔6——抒情式批注
发布时间:2020-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批注式阅读教学随笔6——抒情式批注

抒情式批注,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教学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帮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鸣,不能仅仅局限在口头的议论、表达上。更应该是一种深刻的思考,无声的交流,尽情的宣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抒情式批注。也就是将自己阅读文字材料的某些语句、某段话、某篇文章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这样,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锤炼了语言文字。

共鸣处 促联想

【案例】有同学在学完《乌塔》后,这样写道:“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觉得自惭形秽。在这个年龄,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这种勇气,也没有这种胆量。我们呆在家里,虽然有图书、有电视,但是,这毕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现在看来,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大鸟笼,而我们就像是蜷缩在笼中的一只小鸟,没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体会人生的哲理。”

【思考】一篇文章往往有让读者产生共鸣点,这样的点通常能唤起读者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天马行空的联想看似自由散漫,不着边际,但正是这样的联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思想在这里冲击、碰撞。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让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收集、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尝而不为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