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5-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茜

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必须紧紧抓住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环节。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特别是推荐课外读物时,我常常介绍书中人物、大概内容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愿望。

同时,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本很重要。12年级形象思维时期,适合读短小的故事、美丽的童话等文字较少而充满想象的书籍,如《洋葱头历险记》、《笨狼的故事》等。34年级历史故事时期,适合读儿童文学、数学、科普读物,如《夏洛的网》、《森林报》等。56年级知识与伦理的时期,除了儿童文学,还可涉及历史、自然、生物、人文、传记等,如《狼王梦》、《昆虫记》等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这么多阅读的量要分到各年级、各学期。所以,每学期一开始帮学生制定一份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了这样的一份计划,既便于学生时刻对照计划提醒自己要持之以恒地阅读下去,又便于教师、家长随时督查学生阅读情况。

2、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阅读分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方式。根据不同的书籍采取不同的方法,需要精读的书籍要心到、眼到、口到,咀嚼消化,理解欣赏。当然,小学生课外阅读要以略读为主,快速阅读,边读边想,先要培养学生看序文,提要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书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其次要掌握全文章节标题和段落结构的方法;还要学会综观大意的阅读方法。对于浏览之书,宜扫读,跳读,以便尽快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做记号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字内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至于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可以因人因文而异,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就每个学生而言,他所使用的符号必须前后一致,以便今后查找。

4、随时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厚积而薄发。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词句、片断、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以便今后引用和参考,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

三、分享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应将课外阅读作为一项作业留给学生,并让家长拍照上传班级微信群,一周安排一节课在班级里分享一次本周阅读最大收获。

当然,学生自觉的能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并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不过,班上总有几个不能完成,不愿分享,这是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的困惑,至今未找到解决的办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