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社会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呢?
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我国古代注明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兴趣是首要条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平时是如何做的。
一、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如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特别是低年级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后面的故事情节更精彩,要靠你们自己去读哦。此时我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对于如何激发中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逛苏果超市,我来到卖书的儿童读物处,想翻找一点孩子感兴趣的读物。《淘气包马小跳》跳入了我的眼帘,我信手翻了翻,不禁被作品那诙谐幽默的语言所吸引,便站在那看了起来。哇,故事情节好玩有趣,那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及马小跳这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肯定会深受孩子们喜爱,于是我便将其买下带到了班级。果然,这部童心洋溢的作品深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后来又读了许多杨红樱的其它小说,我还趁势引导孩子们看了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我要做个好孩子》及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许多作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在我的推荐下,他们又向世界文学宝库进发,阅读了《爱的教育》《苦儿流浪记》《小公主》等多部作品。孩子上了中学,家长还曾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谢谢我在孩子小学时让他们读了大量的名著。
而对于高年级孩子,我基本采用推荐法,把教材中的阅读拓展开来,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草船借箭》这课时,我有意识引导孩子们说说通过看电视剧,其中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学完《景阳冈》,向他们推荐《水浒传》;学了林海音的《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我便将我的《城南旧事》奖励给发言最积极的同学先读,然后才将其放入班级图书角。毕竟是我带来的书嘛,似乎更香些,孩子们竞相阅读。我还相继将《狼图腾》《狼王梦》《野性的呼唤》《东周列国传》《边城》等许多作品借给孩子们看,并为孩子们购入了安房直子的童话系列:《风与树的歌》、《白鹦鹉的森林》、《银孔雀》、《遥远的野玫瑰村》、《花香小镇》《黄昏海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她这些精美隽永、想象奇崛的童话,让他们领略那个精美、奇异、飘逸的东方的幻想国度,那里有着绚烂的色彩,诱人的美食,来无踪去无影的能力,超凡的可爱精灵,有似人非人、奇特无比的可爱动物,还有黄叶纷飞、菊花绽放、小鸟呢喃,淡淡的忧伤,橘黄色灯光……这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的记忆与无限的遐想,还有心灵的净化与灵魂的慰藉。我还购入整套的凡尔纳作品,励志故事及心灵鸡汤等一系列书籍放入了班级图书角。就这样,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二、老师带头读书。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老师带头读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教师对阅读的喜爱和重视,以及良好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保持浓厚阅读兴趣使老师受益匪浅的事实。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书以及对书中人物的看法,使学生感受到在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添生活乐趣。让学生接触一些课本以外的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在学生的心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和需要。
三、为学生提供阅读成果展示的舞台。
我们知道,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励学生多读书。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开展
“课前美文朗诵”“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比赛”“读书交流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如本学期,我根据课内内容给孩子们推荐了相应的书目,并跟他们约定,每两个星期最少看一本,并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交流代表,参加读书交流比赛。每轮参赛人员不重复。第一轮都是每组的精英,他们或从主人公的品质,或从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从生动形象的语言等多方面侃侃而谈,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不仅使各位代表充满成就感,更激烈了后面要交流的同学,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而且还引发同学们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同组成员间的相互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班级蔚然成风。(可展示学生读书交流稿或交流活动视频)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让孩子们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书读好。只有培养了孩子们浓厚的读书兴趣,才有利于提高读书的效率,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
老师们,让我们引领学生扬起课外阅读这张走向人生成功的风帆,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吧!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