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发布时间:2020-07-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琳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课堂教学,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与丰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有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只有学会阅读的技巧,学以致用,才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

首先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要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每天坚持阅读,时间虽短,但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必然能够收到益处。

第三是将精读和略读有效结合起来。精读可以提高对文章的认识深度,略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二者缺一不可。

三、精选有益读物,提高阅读广度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好书,能够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读一本好书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一本坏书,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课外阅读质量就会不高。因此,在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必须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书籍。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诸如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科学幻想、历史人物故事等书籍,引导学生阅读。

四、丰富交流活动,巩固阅读效益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也可预先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可以定期在学生中间开展以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为主要内容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课外阅读效益的进一步巩固。

五、尊重学生人格,发展阅读个性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阅读活动效益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因此在加强课外阅读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理解,要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让学生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总之,一本书就是一艘船,可以将学生带到老师和家长无法领达的地方。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读书兴趣,教会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分享: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