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隽永的汉字”是《亲近母语》小学卷第10册中的一个主题单元。该单元由四篇文章组成:《仓颉造字》《汉字,悠长的时间隧道》《感悟汉字》《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汉字的精妙,告诉我们汉字神奇的形、丰富的义,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感受到一个个方块汉字的无穷魅力,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汉字的无限钟情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学生分析:
1、五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已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对汉字的特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苏教版小语第八册教材中《听爷爷说汉字》一文学习,以及苏教版小语教材练习中“看图认识部首”项目的训练,对汉字已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与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会产生共鸣的。
2、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阅读时能根据需要进行圈画批注,撰写读书笔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阅读本组四篇文章,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感悟汉字的丰韵、博大和深远。
2、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培植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积极发展汉字。
3、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1、阅读本组四篇文章,借助字典读通每篇文章。
2、搜集与汉字有关的故事或有趣的汉字。
3、搜集或准备一幅书法作品。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看图猜字:
课件展示部分汉字的图形及古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认一认。(所展示古文字一部分出自《亲近母语》“日积月累”,如“家”“国”“衣”“享”;一部分出自语文教材“练习”中“看图认识部首”,如:“爪”“欠”“王”“戈”……)
2、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曲悦耳动听的古典音乐;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汉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呢?今天我们一同来阅读《亲近母语》第五单元“隽永的汉字”。(板书课题并理解“隽永”的意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产生“阅读期待”,“看图猜字”、“激情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组织交流,初步感悟
1、“隽永的汉字”这一主题单元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篇文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选文,想一想初读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2、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围绕上述问题交流发言。
3、小组代表将本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质疑。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入手,“交流”既可检查了解学生课前阅读情况,促使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又可帮助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4、根据生交流发言情况小结,并进一步引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本单元选取的四篇文章——《仓颉造字》、《汉字,悠长的时间隧道》、《感悟汉字》、《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汉字的精妙,告诉我们汉字具有神奇的形、丰富的义,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感受到了一个个方块汉字的无穷魅力。诚如同学们刚才所问的:“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汉字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三、指导点拨,深究赏读
1、指导阅读:
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带着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选择你感触最深的文章,认真默读,细细品味,把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并适当写写自己的体会。
2、组织赏读:
⑴哪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请多名学生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文章思想内容,感受汉字的的神奇魅力)
⑵为什么说汉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说说你对这些语句的感悟。
(请多名学生朗读自己划出的语句,读后谈谈体会。重点语句引导齐读。)
四、开展活动,积累延伸
1、分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趣味汉字或与汉字有关的故事。
2、自主展示书法作品。
3、以“我爱你,中国汉字”为题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汉字的无限钟情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选择写得好的上台带领大家一同朗诵)
[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对教材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讲述汉字”→“欣赏汉字”→“热爱汉字”等系列实践活动,不仅内化了文本,积累了语言,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强调感悟,学生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长期地反复地实践。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如看图猜字、自读自悟、诵读质疑、讲汉字故事、赏书法作品、创作小诗等,灵活运用了默读、诵读、鉴赏、比较、评价、探究、质疑等多种阅读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既使学生感悟了本主题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又使学生体会到了中国汉字的无穷魅力,于潜移默化中培植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