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力量》读后感
寒假里里我阅读了万伟老师的《课程的力量》一书,一开始阅读,我是充满了迷茫的,有很多的地方不懂,也比较难以理解,随着不断的阅读,这本书给予我不断的震撼,让我沉浸其中。
我们知道,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课程意识逐渐苏醒,但是在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却又存在着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背离了课程的本质,教师普遍缺乏对课程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 而此书尝试用一种“中间”的话语方式,游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理论的色彩,又有实践的温度,是老师们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看得进去的课程读本。
学校的课程大都是整齐划一的,学校的评价标准是以成绩论成败,学习的佼佼者总是稀有的,成群的孩子都拥挤在同一条狭窄的跑道中,总有大部分孩子被甩在跑道的后面。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都是学习失败者的角色,充当着各种升学率、优秀率中的分母。家长们都不甘心就此罢休.如何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独树一帜?如何在未来竟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求容身之地?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发现他们身上"沉睡的可能性"?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但这些潜能的挖掘需要相关外部条件的激发。课程就是这样一块有可能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
因此如何设置和有效开展课程又成了新的问题,这也值得我们老师一起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