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器乐教学帮助学生聆听(陆峥)
发布时间:2020-06-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峥

对音乐院校的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由于学习的专业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听觉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打击乐演奏专业的学生及民族、美声专业的学生对听觉中音高、旋律、节奏、和弦、和声等的表现力都很一般,在对听觉较好的学生做了了解后,我们发现他们多数在幼年时期学过乐器,且大部分学习的是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所以,一个学生的“音乐耳朵”和其是否在幼儿时期学习过固定音高乐器有一定的联系。

恰逢“乐器进课堂”,于是我及时地将器乐——八孔竖笛引入课堂。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木管乐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八孔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的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维也纳音乐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到普通中小学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雅俗共赏的乐器,专业的竖笛乐团和竖笛研究学会也比比皆是。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子”、“像鸟唱歌的笛子”。由于它入门简单,又是一个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吹奏时以自然呼吸的力度即可吹响,所以我将竖笛作为我唤醒学生“音乐耳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说在我的音乐课上,学生们通过竖笛的学习,既培养了音乐学习能力,又让他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唤醒了各自的“音乐耳朵”。

我有幸听到过竖笛、手风琴、葫芦丝进课堂的音乐课。在课堂上无一例外大家都是先用乐器学习演奏今天所学的歌曲,演奏好了便加上歌词演唱,最后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演奏,通过合作一起表演这首歌曲。

曾经有位孩子和我说她特别喜欢听《爱的罗曼斯》,因为这首音乐就好像吃了德芙巧克力一般丝滑美妙,让她沉醉在其中。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我们不仅要为这些“音乐耳朵”提供静静聆听地机会,还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什么,同时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些沉睡的“音乐耳朵”慢慢地被唤醒,让音乐的大门向每一位学生打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