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依法治教(景丽梦)
发布时间:2020-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景丽梦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依法治教

    【摘要】依法治教已经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依法治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应当熟知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渗入课堂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合理钻研教材,适地渗入法律知识;

作业形式多样化,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依法治教;小学美术教学;渗入;法律知识。

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讲法制的社会,但仍然存在不少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严重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令人惋惜与痛心。其实最主要还是他们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学校的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现如今的学校,不仅只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还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能够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法律认识。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又应当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看法。

一、教师应当熟知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渗入课堂中。

    教师教书育人,应该把育人放在首要地位。不但要使他们学到扎实的学科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教育学生的前提下,我们教师更应当熟知法律知识,要了解宪法和涉教法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我个人认为研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不失为一条捷径。

    除了自己阅读学习,我们学校也会组织教师学习法律,并且还会检测教师掌握的程度。学校会以多种形式来给教师普法,如:聆听道德讲堂、观看普法栏目的视频、传授教学与法律知识融合的方法等等。当然也会通过答题、微课、竞赛等方式来检测教师学习的程度,从而有效地将法制渗透课堂中。作为教师,只有明白了要渗透什么,才能确保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二、小学美术教师要合理钻研教材,适地渗入法律知识。

    虽然小学美术教学在法律传授的专业方面没有道德课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毕竟美术课也不能喧宾夺主,硬是上成法制课。但在教学中,也不乏有法制教育的切入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钻研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教材相当的熟悉,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师也能够明确知道在哪个环节可以无缝渗透法律的知识。只要我们适有机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合理发掘教材资源,找准渗透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掘、探索教学与法律之间的最佳融合点,只有找准了渗透的资源,才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法律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我在教学《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时,我先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认识的动物有哪些,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而我在他们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以大象为例,向学生介绍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铤而走险,捕杀大象,窃取它们的象牙来谋取暴利,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懂得捕杀野生动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是犯罪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动物和人类成为最好的朋友。其实这堂课主要是传授孩子们对于动物特征的掌握,但是我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法律的知识。

(二)适时把握课堂中渗透法律的时机。

    在美术教学中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透析教材,认真仔细地设计教学过程,适时的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法治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但是也不能强行渗透,不然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如《自然现象》这一课,在教学设计中的拓展环节下,通过学生自身经历过的下雨、刮风、下雪等自然现象的前提下,我以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人类遭受恶劣环境下的情景,如台风、海啸、沙尘暴等自然现象带给人类的悲痛,让学生们心底产生触动,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可怕的自然现象?我们自己身边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现象?这时学生就会想到我们这几年遇到的雾霾、大雪,而我根据学生发表的看法与猜测来总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适合介绍《环境保护法》。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还能提升自己的情感价值观。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时为了获得最佳渗透效果。

(三)在情境中渗透法律。

    在课前,可以将教室进行一些布置,创设出与本堂课有关联的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转移到浓郁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我专门开展了一堂关于法制的教研活动,我准备了很多素材,将美术教师布置成一个小型的法庭,使学生一踏入教师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让学生体验一回如何当小小执法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观摩了法庭庭审的录像,再放些关于法律知识的动画片,使学生产生公正无私的情感状态,借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体验做一回小小执法者,当感情得到升华的时候,让学生用画笔画一画《我是小小执法者》,达到情于画的完美结合。

    法制教育中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合理的钻研教材,适时、适度地加以渗透法律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学与法律的融合效果。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兴趣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小学美术依法治教中,必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材料的内容,将法律知识结合在课堂中传授,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平时我也会以多种绘画手法或者形式来展现法治教学,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在布置作业时的具体做法:

(一)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它们,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出自己一份贡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带些被大家丢弃的物品,比如用过的易拉罐、塑料瓶、塑料袋等等。在出示工艺品,易拉罐做成的高跟鞋、塑料瓶做成的灯、塑料袋做成的衣服等等。通过图片的展示,给学生一些灵感,通过他们自己的双手,做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又节约了许多的资源,减少了废物排放对坏境的污环境巧妙的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余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绘制法律法规学习报,大力宣传。

    法律法规现在慢慢地渗透进每个学校,学生也在学科教学中不知觉的接受了法律知识的灌输。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作业呈现中,我也尝试过四人为一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法制海报的绘画,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学生们围绕法制法规为主题,绘制一张学习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来了解法律法规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性。通过自评、他评、师评,分出名次,只要是参与者,都能获得相应的荣誉与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完成率。最后将优秀的作品粘贴在校内法制栏目框内,让全校的师生都能关注与重视。

(三)以不同绘画形式的种类来展现知法。

    美术绘画形式有很多种,像彩铅、水彩、速写、水墨等,我在《色彩的对比》这一堂课中,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运用水彩、剪纸、水墨、蜡笔这四种形式来呈现自己的作品,在作业展示环节中,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色彩的冲击力。我根据之前教学的经验,让学生在这些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是适合自己的一种手法来绘画,开拓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他们缺少了局限性,创作欲望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最后的成果也显而易见的出彩。兴趣是持久的学习动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发掘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记得深刻。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宣传法律法规,而我则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让我们每个学生做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好青年。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成败,绝大多数原因取决于教师。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法律法规的知识和研究美术教材,将所学的法律法规适度地深入美术课堂中,并以多种形式来展示或者宣传法律法规,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和熟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常识让他们出学校后在社会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我坚信,通过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一个更温馨,更美好的法治社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