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高效阅读教学的“五要素” (恽红玉)
发布时间:2017-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恽红玉

第一要素——集体训练。这是现在各地所谓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研究,从来不谈的问题,这是本质的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使我们的学生,包括各个层次的学生,各个角落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同步地享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就得安排以全班所有学生都要参与为训练目的的训练活动。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课永远在零敲碎打、零碎提问之中推进,或者在所谓的频繁进行的小组活动中推进,都没有关注到全班同学共同的学习活动。

第二个要素——语言训练。这是重中之重,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我们日常教学把语言学用排在了最末的地方,没有把它排在主要的位置上,这是传统的习惯带给我们的教学方面的损失。我们可以展开来想一想,任何有才华的人,文笔功夫都依赖于语言,而我们的课堂教学都依赖于零碎地提问,让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的机会,恰巧违背了《课标》的要求,违背了语文学科本质的教学任务的要求。

第三个要素——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分析、赏析、品析的技能,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技能。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教学之中没有受到老师应该给他们的概括能力的训练、分析能力的训练、品析能力的训练、赏析能力的训练、解说能力的训练,那么,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的技能上就是空白的,我们永远在课文感受的层面上进行教学,而不是利用课文训练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没有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低效的,因为没有给学生带来最重要的能力的提升。

第四个要素——动笔训练。没有动笔的课堂,是老师既在理念上又在时间上忽略了对学生的训练。动笔干什么?圈点勾画、旁批、做课堂笔记以及做发言的内容或者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一点短句、短文。没有动笔,我们的学生就在静听,静听的效果远远不如动笔,就像我们老师一起感觉到的一样,如果让我们写一点东西,我们觉得是多么的难啊,但是如果让我们读一个东西,又会觉得特别容易,语文教学必须往难度方面提升,那就是要动笔。

第五个要素——当堂训练。少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学生的课外,少让学生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预习,让后我们在课堂上能够轻描淡写地上课。任何课堂教学都要讲究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当堂训练才有效率意识。如果有些什么讲究教学模式的课,先让学生大量预习,再让学生展示,那就是贱看了“时间”这两个字,把时间不当数。优秀的老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当堂训练。

高效阅读教学的五要素,极为清晰、明了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实践、去体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