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再谈注意教育忌语
发布时间:2017-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燕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看到孩子手工做得不好,情绪不高,妈妈就说:“儿子,你手工做得很好,你是很有天才的、很有创造力的。我看你是很好的。”没想到她儿子却说:“妈,你这不是侮辱我吗?全班都知道我做得不好,你还说我有天才,弱智的孩子大概才会得到这样的表扬,你以为我听不出来?你是在挖苦我,讽刺我,你太虚伪了,你根本不说实话。”妈妈非常的尴尬,没想到孩子会想得这么深刻。

这一故事告诫我们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当我们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孩子时,要注意表扬要具体,要准确,要及时,否则可能会伤害孩子。教育是一个神圣的事业,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一个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就一定有所禁忌。那种侮辱孩子的话,歧视孩子的话,不符实际的过度表扬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如,你真笨!你真傻!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你这孩子无药可救。闭嘴!我不想听你说……

从孩子的身心特点来看,孩子非常的敏感,他的敏感之处就在于你是不是尊重他,是不是侮辱他。作为老师,批评孩子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确保孩子不受身心伤害。如果你是从一种尊重孩子的角度,把孩子当成一个好孩子来说他的时候,你怎么说他,他都可以接受;他相信老师是为了他好。但如果你是侮辱他,用侮辱人格的语言伤害他,那孩子是不能接受的。孩子可能会用强烈的反弹来对抗,如冷眼看你,故意捣乱等,甚至可能有非常害怕的后果。所以,作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忌语,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可以批评孩子但不能侮辱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并不像有的教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掌握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硬本领。长安中学副校长梁翠英认为:“教育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倡文明用语,杜绝教师忌语,正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一个具体举措。当然不说忌语并非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而是要探索在一种健康、平等的人际环境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让我们远离教育忌语,呵护孩子自尊,与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成长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