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教育随想
发布时间:2017-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琴

教育随想

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根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培养对国家兴旺发达、前途命运起着奠基性、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家庭来说,“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孩子的成长成才胜于一切。

教育一词,内涵丰富,作用巨大。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类经验的持续改造,积极倡导实用主义教育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全人发展观”,主张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古代教育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儒家学派和科举制。儒家学派着重培养品格高尚、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和能担大任的大丈夫,这深深影响了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教育与科举制相结合,读书人心态更加功利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普遍重视教育,教育竞争又日益激烈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它又该何去何从呢?

邓小平有句名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健康成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抓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抓孩子的身心健康、品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养成;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学习,还要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做人与做事;不仅要教孩子知识,还要培养孩子能力;不仅强调记忆和背诵,更强调理解和思考;不只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与方法;不仅要让孩子懂得追求自己所爱,还要学会承担责任,有担当;父母、教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贴心人和好朋友。健康成熟的教育也应该面向未来,而不是杀鸡取卵、急功近利。孩子要从小教育、慢慢教育、长期教育和面向未来教育,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教育孩子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须劳力再劳心,须花很多时间、动很多脑筋、付出很多的情感和爱,一味地严厉苛求或溺爱是无法让孩子成才的,仅仅出钱也是很难达到最佳效果的。管教孩子关键需要威信,教育更离不开陪伴。我们不仅要看孩子的现在,更要看到孩子的未来;不仅要看到社会的现在,更要看到社会的未来。健康成熟的教育还应该是开放多元的,我们不应死守着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点东西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多多交流,合作探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政府就得重视教育,重新审视教育,以坚定的决心、果敢的行动去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家庭要幸福,生活要美好,群众也得重视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做为子女计长远的睿智型家长。只要政府拿出足够的真诚和魄力,教育难题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要政府、教育界、社会、学生和家长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只是希望我们今天的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希望孩子们长大成人后都能成才、成功,都能幸福;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不受外辱,傲然屹立于地球之上。

今天愤青了,言辞有些过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