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建构“助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7-05-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盛雪茹

 

建构“助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助,佐也。”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师助生并非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或者是全权代劳,而是要用自身知识去辅佐、引导,从其他方面给予学生启发,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获得能力。建构助学课堂,就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放弃自身“知识灌输者”的身份,让学生们自身感悟课文,在学生们遇到难点的时候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们自主的探索,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升自身理解、阅读能力。学生们还可以结合自身学习课堂知识方法,进行方法迁移、方法优化,来完成一些课后的阅读,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合理构建“助学课堂”的见解。
深层思考,提升能力
语文是一门需要整体感悟、深层思考的学科,它不是单纯的学习相关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些课本内容和一些文章的学习,来提升学生们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的能力。而就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根据所学的有限的内容,要求学生们自己总结学习经验,进而提高学生们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二泉映月》一课时,没有按照以往陈旧的授课方法,而是先带领学生们熟读几遍课文。带领学生们读第一遍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们边读边给自己提问题:文章的描写手法是什么?描写了什么?中心句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而在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虽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得出的答案也五花八门,但是学生们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们深深地被课文内容所吸引。而这时,我针对学生们给出的答案进行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纠正,学生们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告别“知识的灌输者”,做一个“知识的牵引者”,是现阶段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化主动为配合,鼓励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做“课堂的主导者”,在充分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语文知识,升华语文素养。
言意转换,体悟情感
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认识新课程中要求的生字、生词,按照课后要求背诵课文等,还要求学生们通过课文的语言的表达来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们对于语文深意的表达,而不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直接知识灌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们要从熟读课文出发,在掌握课本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由言及意,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秦兵马俑》一课时,让学生们通过课文中对于秦兵马俑形态的描写来想象秦兵马俑的壮观。其中有一段描写秦兵马俑的形态的,是这样的描写的:
他们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紧闭在一起,神态十分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我引导学生们通过这样一段话的描写来想象秦兵在战场上杀敌的英勇无畏。也让学生们通过自己想象中士兵打仗时的情形,来理解文章中关于士兵神态描写的句子,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课文。
无论是通过课文语言的表达来探得文章深意,还是根据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来理解课文中疑难词句,对于小学生们理解文章,学好语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合理运用这些言意转化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自主探究,方法迁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注意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养成,杜绝学生们养成依赖教师、依赖答案的坏习惯,而是要主动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主动总结,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完成课后阅读的时候进行运用,加强记忆,增强能力。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春光染绿了我们的脚》一课时,要求学生们总结作者的描写手法。学生们学习了课文后,积极开展讨论,最后总结到,文章的作者是通过将春天比喻成了人的手法,活灵活现的将春天的特点以人特有的形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采用的是拟人的描写手法。紧接着,我让学生们总结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学过的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学生们列举出了很多别的描写手法,就像比喻、对比、类比等很多很多描写的手法,并列举了一些之前学过的课文以及一些学生们自己阅读时摘抄的好句子。等到学生们总结完毕后,我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课外阅读,要求学生们找出其中的描写手法,深化记忆。
通过这样自主探究,方法迁移的方式,学生们不光学会了一篇课文,掌握了一种手法,还迁移到别的文章、别的描写手法上,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对于学生们形成竞争学习的模式有着很有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小学生们以后学习语文课文、深化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究,采用方法引导学生们自己深层思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占取主动地位,这对于学生们理解课文,完成阅读训练,以及后续语文教学的开展都有些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助学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