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是条准则,也是一个奋斗目标;爱生常记于心,爱生也付诸以行动。爱生是老师们永远的话题,也是师生之间的永恒桥梁。学生虽然幼小,但是感悟情感和善恶的能力是毫不逊色的,甚至是极其敏感的,因此,往往一件小事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一个小动作就让孩子有所感动,也正因如此,爱生其实很简单,让每个小细节都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一切都很值得寻味。因为这个瞬间很美,这时的人很美,这时的笑容很美,这时的心很美,这时懂得欣赏这一切的人也是最美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真心的爱。今年,我们班新转来一个学生,他是从外地转来的,由于家庭比较特殊,给孩子小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孩子很自闭,成绩也不好。于是,我就和他多谈心,在心灵上沟通。我与他谈心时,他因为有时一下子答不上来或不想说而避开我,我从不责怪他,而是轻轻地拉住他的手,小声地对他说:“没关系,把心里话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他这才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我在仔细倾听时,透过那双眼睛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快乐。发展其特长,营造同伴合作氛围。我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同学们都因为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差,不愿与他玩,下课后,他经常自己一个人发呆。我发现他的操做得很好,动作很到位.于是一有机会,我就让他来领操。结果,同学们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课间,与他游戏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因此,他们往往会产生异常的心理和畸形的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即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感情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