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发布时间:2017-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卜祥琴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一个小学语老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练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甚至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我很认同老师的说法,那么,让我们也努力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吧。虽然我们不一定都会成为像老师一样的特级教师,至少我们都想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那我们如何带给孩子们福气呢,我想第一要素就是提高自身的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指教师的素质修养,它一般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知识、能力、审美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素养既包括教师本身所独有的内在的特质,同时也包括这些内在特质外化的表现。那么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四条素养,那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胡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界定,是大而化之、高度凝练的,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其基本素养从小而化之的层面来看,他不仅应该成为一名教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行者,一个乐者,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一个读者。”

尽管我们每个老师并不是都会成长为教学专家,但作为一名教师,专业化发展会让我们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的独特性使我们成为重要的人,我们的独特性使得我们被社会需要。所以我们不需要光看那么多成功的书模仿别人,而是应该找出自己的特性,并勇于接受自己的特性(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外表、性格、气质以及作为教师所承担的责任,甚至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有针对性、按步骤地提高自己。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自己的工作需要出发学习心理学,了解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特别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应用心理学知识来研究语文教育过程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当然,教学中也会遇到其他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加以解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自己这方面的不足,所以我更加注重心理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常怀一颗真心,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因此,我的学生和家长总是说,老师爱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师生关系里,课堂教学总会很轻松愉悦。由于具备了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就能更得心应手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想,一名教师,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就能做“一名行者,一名乐者,一名学者,一名智者,一名读者。”最后,我也要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要用心去做,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这块平凡天地里也会有别样的风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