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要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标是我们教师备课的指南和航标。教师只有仔细研读课标,在备课时才能高瞻远瞩,瞻前顾后,整体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做好备课。
教师备课要仔细研读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要想运用好教材,就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实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受教材的过度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备课要注意教法学法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法学法,目的是“授之以渔”,决非“授之以鱼”。从根本上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觉悟,激发探究欲望,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冶情操,获得生命力量。
教师备课要注重教学手段
现在,多媒体技术融声、色、光、点、电于一体,打破教学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效应。有条件的学校,教师们在备课时,可以适当的制作一些课件,将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备课既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又是一项综合脑力劳动,是教师课前的“预设”,更有预设之外的“生成“。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让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揣摩,把备课真正“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