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家训之严,乃国之幸 胡佳
发布时间:2017-0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佳

 

   家训之严,乃国之幸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
 良好的家伴我成长,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家严谨、朴实,那么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也不会走上邪路;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不好,家长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少年”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就如著名的《朱子家训》中,虽然仅有短短的数百字,却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道理,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样的小方面,也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样大的方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极言衣食之可贵,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从珍惜一点一滴开始,不浪费一滴血汗。“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更是警示了我们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措施,而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追悔莫及。“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一言道出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在养身之时一定要勤俭节约,而在与朋友的交往上不能吝啬。“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一句让我体会了事物的高贵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金钱价值,苏轼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的气质不需要用金钱玉石来体现。
    时至传统文化兴起的今日,《朱子家训》仍在当代社会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之要义,对现代世人修身治家之道,起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朱子家训》从生活起居、日常言行中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具体行为方向之准绳。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百行孝为先,诚实守信,未雨绸缪就是我家的家训。
自从我懂事起,妈妈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妈妈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妈妈告诉过我一句话“百行孝为先”。当时我似懂非懂,但我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中包含的大智慧。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      
在我家的家训中,还有一条让我特别深有感触。记得那是在我小学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天,老师宣布了单元考将在三天后进行,当许多人尖叫抱怨要赶紧复习时,我却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复习也不迟。”两天时间过去了,到了考试前的最后一天。我回到家,翻起了课本,发现有许多知识点我还很陌生,这时我便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我懊悔地望着天花板,开始了临时抱佛脚。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开始打起架来,我揉揉眼,特别想跳到床上睡觉,但还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进来,惊奇地问道:“怎么还没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爸爸眉头一邹,说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来一把椅子,开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准备,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搞得手忙脚乱的!知道吗?”我也只是像应声虫似的应了一声。听爸爸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中的一条了。“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让成功触即而得。”听后我仍对此不屑一顾,只认为是前人的一些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不可实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的仗,若要打胜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你明白事情的准备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们只在要打仗即将来临之时,才努力的训练,你认为这来得及吗?能打胜仗吗?国家又能安宁吗?”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小小的问题竟能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这个先人总结出来的道理,确实让我受益无穷啊!
    家训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训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训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训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好家训、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