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到星期五,我就感到压力很大,有四节课,下午吃过饭全是自己的课,一节课后就是社团活动。我的嗓子都沙哑了,今天因为学生没有带上社团活动材料,我又对学生发火了,本来自己的脾气很好,但近来总是感到很烦,不爱与人多说话,也许是生理期的表现吧。心里很急躁,想快点把事情做完,但行动上就是跟不上,如果学生们达不到我的要求,就急的上蹿下跳,这是一种最无能的表现。
我有时候在想:自己对学生发怒,又有什么用?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吗?他们能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那么你就是失败的。他们毕竟年龄小,有许多事情他们还无法理解。现在,每次我在课堂上快要生气时,我就提醒自己:放松一下,不要着急。我深呼吸一口气,即使我前两句话,已经变调了,后几句也要放慢语速,放低声音。或者我就等一等,看着学生们,这时教室安静下来了,我不在与学生争抢着说话,我用严厉的眼神扫描那些不守纪律的孩子们,我第一次先不说什么,给他机会。如果他还继续,我绝对要对他进行教育,我发现这种方法很有效。 一切都顺其自然吧,不要再对孩子们要求那样高,每次只要他们把一个实验认认真真的完成就ok了,有时候自己老是觉得为孩子们好想,多让他们接触一些课外的科学实验,但事与愿,孩子们的家庭教养基础不一样。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违何况有些孩子家庭条件很差,根本就没有人管,怎么能准备好实验材料呢。不行自己就出钱给买吧。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慢艺术,就像厨师做菜,需要慢火细细的煲,这样才好吃。但我们却要拿着高压锅,迫不及待的催熟。现实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每位老师都被这一只无形的手,压得喘不上气来。没有人能逃脱。再潇洒的老师,只要被套上考试的枷锁,就像一匹被驯化马,不能够在原野上自由的奔跑了。高压锅里炖出得肉没有味道,应试教育下的老师和学生也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也许第二课堂是一种很好弥补的形式吧,难怪每次要进行第二课堂时,孩子们总像逃出笼子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