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常沉浸在手掌那么大的小人书中,稍大一点便又迷上琼瑶、金庸的小说到后来的刘墉、余秋雨的散文,而现在又被于丹、莫言影响着。逐渐发现即便身处信息时代,生活中却依旧不可以缺少书,供消遣娱乐也好,放松学习也罢,那些书本总是静静地被放在书柜上,它们离我那么近,无声无息,却又时时影响着我。
闲暇之余,信手取下一本,翻开,抛却烦恼忧愁,与尘世隔离,感受孔子的“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追求;探寻杜甫“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体会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更会意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真谛。与陶翁一起享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美好。且看书中的喜怒哀乐、,共听书中的潮起潮落、笑傲江湖,齐闻书中百花齐放、万物勃发的美好,同悟书中人世间的冷暖心酸……
《稼说送张琥》中有一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是充分的积蓄,方可大有作为。 看书跟读书是两回事,看可以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没有目的,因此也可毋入心,也可以稍加浅显的理解,粗浅的浏览。而读书需要入口入脑入心,古人历来用读书一词,鲜少用看书一词,我们可以说读唐诗宋词,看小说,却无看唐诗宋词,读小说一说,想必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不论看与读都是一个过程,我做不到去书中找寻“颜如玉,黄金屋”,也做不到所看所读之物皆深入我心,它们在很多时候是我的精神食粮、解闷的工具,释疑的途径。我享受这个积蓄的过程。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体会;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体会中得到乐趣;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在乐趣中得到知识;阳光明媚的午后,一盏清茶,一张椅子,一个人,一本书,翻开一页就是一个幸福的天地。
与书为友, 何其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