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学会洗课,让课堂更有效
发布时间:2016-1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雪近

 

学会洗课,让课堂更有效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蜻蜒点水不落实处”,“枝繁叶茂不见树干”,“茫茫题海不见边际”的低效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洗课”,该泼墨如雨的就“泼”,该惜墨如金的就“惜”,该忍痛割爱的就“割”。
   “洗课”是杨九俊先生提出的见解。他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讲座中提出,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研究“不教什么”的过程就是“洗课”的过程。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     
    凌龙华先生在《洗课:让课堂洗尽铅华回归本真》中认为,洗课,就是让教学审美重建,让教学追求归真,让教学投入有效。“该浓则浓、须淡则淡、能简不繁、当艳不让。”
    严丽荣先生在《学会“洗课”》中认为,“洗课”的过程,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的过程,是推敲、研究、思考的过程。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
    我们的课堂需要“洗课”,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从苦讲苦学苦考苦练的应试模式中走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灵性、发展还给学生,不仅洗去冗余、洗去浮华、洗去臃肿,而且洗出精简、洗出精要、洗出精彩。
    教学的有效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的高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课堂不仅重视教,更应关注学;不仅重视学,更应关注人,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都有成长的欲望、诉求、潜能和创造力,并有自身的生长节律。“洗课”就是从对学生成长有效出发,对课堂设计的反复审视和优化,达到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
    “洗”出课堂教学的本色点,不在求全、求多、求新,而在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让学生听起来有趣,嚼起来有味,学起来有劲,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使课堂获得最大的效果与效率。
    “洗”出课堂教学的激发点,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成长欲望、表现欲望,唤醒学生成长的自我觉醒,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追求,最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大化地开启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动力。
   “洗”出课堂教学的探究点,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巧妙地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
    “洗”出课堂教学的高潮点,从纷繁的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多种多样的知识需求中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筛选,设置教学高潮,使学生的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