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镜,可正“衣冠”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城东小学张林亚
假日,儿子要钢琴考级,我全天候作陪,伴着他或断续或流畅的琴声,我翻开了平时搁置已久各种书籍,休闲娱乐的,说理明志的,感怀咏叹的,提升专业的……《教师的20项修炼》便是其中的一本,朴素庄重的封面,条理清晰的行文,加上一个个的教育实例和教学故事,打动了身为读者的我,有些话不吐不快……
《教师的20项修炼》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先生写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打开序言,首先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郭教授提出的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教育人生首先要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需要生命的激情、生命的灵动,要以自身去感动周围的一切。本书从细节入手, 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这本书是郭教授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但却是我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好书。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说,以此书为镜,可以知德行,可以明大道,可以正“衣冠”。此“衣冠”非彼衣冠,既指外在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让我们从形象方面来修炼自己,书中把我们常说师德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归于其中,如:教师的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等;又包括内在的修炼,如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教师的专业提升等。20项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
一、修炼语言——沟通无极限
本.琼生曾说过:“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你只要一张嘴,我就能了解你。”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的工作者,因为我们无心或有心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身,所以家长经常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你们的话就是圣旨。”三毛和席慕蓉不同的人生遭遇与他们童年时从老师那得到的评价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言及其表达,不但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功,是自身品味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是影响孩子一时甚至一生的一种情感传达器。面对孩子,特别是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应该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让他们明辨是非,打开他们的心结,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我们加强自身语言艺术的修炼。我的思绪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深入,工作中的场景如放电影般一个个从眼前掠过,那个极度缺爱因一句关心的话语而敞开心扉的阳阳,那个沉溺于游戏世界因几次巧妙的点拨而逐渐和游戏说“拜拜”的小俊,那两个考试时传纸条的优秀生面对老师的询问,明晰了是非,友谊更纯真;而那个屡教不改不肯做作业的小李,做事不负责任的小王,爱捣蛋又格外天真的小真……每一个成功的事例后面无不是语言的再三斟酌,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语言表诉能力;而每一个没有成功的事例背后存在的可能就是言语能力的不到位,没有说到孩子心坎上,语言技巧还需修炼。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是未成熟的人,是需要精神滋养的人,他们需要得到我们的精心呵护、照顾、引导和帮助,需要我们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既能拉孩子一把,又不伤害他们,这就是语言的技巧。“良言一句三冬暖”,让我们的语言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营养液,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的一把保护伞吧!
二、修炼内功——我就是语文
看到这句话,我是震撼的,是一种怎样的自信能让一个语文教师发出这样的声音?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的?看完此书的第三篇章,心里有了答案。
(一)自我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前提标志
从教这么多年,总有一种感觉——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早晨一睁开眼就开始进入高速运转之中,神经每时每刻的都是紧绷的,上课、批改作业、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晚上,备课,思考第二天的教学任务,处理未完成的工作,有时连周末也一并给了工作。忙而乱的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读了这本书后,我豁然明白,有因必有果,这样的忙乱缘于自己没有好好地为自己的工作做好规划,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与准备,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它是成长的标志。
(二)终身学习是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当今社会,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信息获得的的渠道又是四通八达, “一桶水”再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更需如此,我们要要养成听课的习惯,向同行学习,然后把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模式放到实践中去体会、去融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养成读书的习惯,向书本学习,把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教育思想理念的组成部分,并以致用;养成读报和听新闻的习惯,向社会学习,要着眼全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工厂车间、学生家庭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丰富阅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们才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努力修炼内功,我希望,我期盼有一天自己也有底气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这是我的梦想,也是为之努力的方向,哪怕通向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哪怕前路漫漫,但我想,只要像此书说的一样,去努力进行自我的修炼,哪怕我不能做伟大的事情,哪怕实现不了这个伟大的梦想,那就让我怀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去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修心、修情、修性、修行,陶冶自己的教育情操,养成高尚的教育德行,锤炼扎实的教育行动,不断提升教育能力,成就属于自己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