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丰富流动儿童课外阅读资源
武进区城东小学 王红娟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只要生活条件够得上的家庭经常为孩子买书,从牙牙学语,到上小学已经有成百上千册的藏书了。但对于我们这样流动儿童超过90%的学校来说,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家庭、家长、孩子的负担。家长把给孩子买课外书当成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推荐一本买一本,推荐两本买两本,以致于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狭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很为这种现象忧虑。而“图书漂流”这项活动则刚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成为提升流动儿童阅读量的有效形式。
一种是把闲置的图书进行漂流。趁每年3月5日大队部组织开展学雷锋义卖活动时,组织高年级同学把已经不适合自己看,或用不着的图书进行折价处理,让其他年级同学买到爱看又便宜的书,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种是在班级里对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漂流。每位捐书者(也称为“放漂人”)先认真填写漂流卡,并贴于书籍的扉页。漂流卡版面内容包括班级、姓名、放漂时间、好词好句摘录以及自己的推荐理由(亦可是读后心得)。放漂人将附有漂流卡的书籍交给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统一放在班级图书漂流角内。每个读者都能够在书签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和留言,让每一本漂流书都拥有一份特别的“漂流日记”。除了在班级内,在平行班之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图书漂流。这样一来,即使班里每个同学只买一本书,通过漂流,只要愿意每个同学每学期也能读到几十本书。阅读量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学期结束时还可以举行“我是快乐的放漂人” “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收获”的汇报会。开展制造阅读手抄报、制作名言书签和读书感言卡片的活动,精选优秀作品展示在宣传栏或学习园地上。评选学期“十佳放漂人”、“十佳阅读之星”、“十本学生最爱看的图书”、 “十本优秀读书笔记”四个十活动。整个图书漂流活动就更完善,更规范,更有章右循了。
当然,在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中,除了需要精心组织外,更需要栽培起学生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阅读,从阅读中享受。同时要将学生的制度管理确保到位,如对图书的爱护与保管、图书阅完自觉循环至下一环节等,也藉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相信长此以往,图书漂流活动也成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