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把课堂交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6-06-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
    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所有老师都努力去探索的。有的教师的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著的,这是主流,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
  但是,我们同时还必须承认,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师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归结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课堂的时间分配上,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时间偏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偏少的现象。
  (二)当堂的教学效果,全班学生是否大多数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还没有真正了解,把握?是否体现面向大多数?教师心中无数。课堂里只满足于对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进行检查、评价。而其余的学生到底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没有人知道。
  (三)让学生围绕教材的重点,发散式的思维与发问,还没有落到实处,很多的问题还是老师预设,学生机械地思考回答,学生的思维永远不能处于主动状态。
  课堂教学存在着上述的等等问题,说明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还远没有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化?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主人翁?下面就我个人对课改的理解,及工作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1、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学会弹知识钢琴,而不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习信心。
  2、要提高自学的兴趣,特别要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是有用的。避免学生为学而学,学无目标,枯燥无味。
  3、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这样,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授课与解释,与学生自学、讨论、发言、实践、操作的比例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实际操作。严防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
  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相当大,还有许多的问题困惑,需要进一步去探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