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弟子规》,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读物
发布时间:2016-06-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正伟

我的学生时代,没有听过《弟子规》。大概《弟子规》这本书,是中国古人倡导做人伦理之书,为那些满脑子阶级斗争的人,所不喜。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人士,开始重新审视这本书的价值。

一篇文章,对《弟子规》介绍道:“《弟子规》,为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它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全篇除总叙外可分为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中心,分别是孝悌、谨信、博爱和勤学。自清代开始传授以来,几乎没有任何一部蒙学读物比它更为风行,即便是自宋代以来就长期风行的《三字经》也因《弟子规》的传授而影响力大减。清代至民国初年所属州县,都将《弟子规》列为私塾或义学的童蒙必读书籍。及至今日,在我国台湾和国外许多华人居住地,仍将《弟子规》做为儿童启蒙教材。”

这个介绍,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我也拜读过《弟子规》。我认为《弟子规》劝人从善,劝人有礼节,劝人重修养,是好的。《弟子规》以诗句方式表述,既易记取,也给人以审美享受。年轻人或者成年人,读一读《弟子规》,是好事。

有一个妇女,她家人的权利遭到侵害。她多次上访,要求上级机关为其主持公道。但贪官恶吏们沆瀣一气,对她进行打击,对她进行劳教。这对她的身心伤害,是大的。在社会各界正直善良人士的共同呼吁下,她得以无罪释放。事后她回忆道,在她困苦无路之际,她常常阅读《弟子规》,来勉励自己。这件事,也使我认识到,真正使人在困苦之际得到心灵慰藉的,不是什么政治说教,而是《弟子规》这类传统读物。

我不明白,过去几十年,为什么那些有头有面的人,要将《弟子规》这样启迪人性、教人为善的好书,打入冷宫。我觉得,一定是他们内心过去阴暗、过于龌龊,所以对美好、光明的东西,总是本能地加以排斥。

我发现,有一些小学或中学开设了《弟子规》课程,对学生进行做人道理的教育。我觉得,他们这样做,是明智的,是有远见的。是对这几十年犯下的错误,进行必要的拨乱反正。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是有益处的。

只是我觉得,《弟子规》这种传统文化读物的教育,仅仅靠教师的口头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自己的为人师表、身体力行,需要教师以一颗友善的心对待他们身边的人。教师或家长,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弟子规》课程的开设,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