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别让孩子成“混蛋”“坏蛋”“笨蛋”
发布时间:2016-06-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雪近

 

“如果你有一个20岁的女儿要找男朋友,你肯定要对女儿讲,小伙子身体一定要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起码要正常,要有能力,要有生活情趣,这样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谈及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东西很重要,重要到足以把独生女儿托付终身,但是学校把这些东西放在了最后。”
“身体健康,‘三观’正常、有能力、有生活情趣”,天下父母的“女儿择偶标准”,其实正是现阶段教育应该实现的培养目标,这些话不事雕琢、浅显易懂,更深刻、更实际、更有人情味。但是,我们今天的学校又做了些什么呢?
一直以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被部分学校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口上。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重智育、轻其它,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乃至到了新课程改革十余年后的今天,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的问题上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注重监管。但依然还有学校我行我素,偏离教育的正确方向,非常令人悲催。
是对教育目标认识不清,还是另有隐情?如果是前者,就特别容易解决。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说得更形象些。
所谓教育,就是让孩子“别当混蛋”、“别当坏蛋”、“别当笨蛋”。此说法,咋一看,不明所以,细细思量,尚有道理。
“别当混蛋”,就要教会孩子一种能力、一种生存的本领,让他将来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懂得对自己负责,不必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成为无所事事的“啃老族”。“别当坏蛋”,容易理解,就是要教会孩子行为规范,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养成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的习惯,最起码,孩子的行为不能伤害别人,不能破坏秩序、悖经离道。“别当笨蛋”,是要孩子追求生命的丰富性,养成一种自信追求生命多元乐趣的态度和习惯。
别让孩子成为不能自立的“混蛋”、漠视规则的“坏蛋”、徒具知识的“笨蛋”,是教育目标的底线,估计大家都能接受。可接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到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必须给出完美答案的时候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