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我们都需要长大
发布时间:2016-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霞

 

我们都需要长大
                ——读《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武进区城东小学   陈霞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主编的记录了16位著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案例的《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一书。每个名师的成长案例都是由档案、成长、随笔、我最爱读的书、推荐给小学数学老师的书这五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1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可以从中探寻他们成长的轨迹。16位教育家的的成长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
触动一:教育根植于爱
仔细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长故事,无不都透露着一个美丽的字“爱”。书中的名师都爱学生,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是成就他们事业的根基。他们才会视学生如己出,才会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正因为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他们才会甘于清苦,埋头苦干,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钱守旺老师说:朋友,不管是事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自己的事业,我们都应当无怨无悔。当我们用爱心呵护自己的事业时,你会发现平凡的工作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当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自己的事业时,你会看到生命之树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当我们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精自己的学校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富有魅力!
触动二: 躬身践行是名师成长的摇篮。
我们熟悉的华应龙老师,则把教书比喻成像农民种地一样。因为出身农民家庭,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情节,能体味到农民对于自己田里的庄稼所有拥有的热情。他说:“种的庄稼长的好不好,农民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的适宜?肥是不是施的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什么总是错?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他把打篮球和数学教学、数学研究、数学写作天然地联系起来,在理性上有了一次次的飞跃。
“课堂是教师们成长的起点,名师们无不例外,都立足于课堂、扎根于课堂中。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踏踏实实地行走在教育道路上。在多年的教学道路上,摸索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成尚荣老先生借用纪伯伦的话评价他们说:人总是要离开队伍的,因为队伍走的慢而离开队伍的,这一定是个领跑者。这些名师们正是永不倦怠地走在队伍前面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也必须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自己的第一节课,并且要在课堂的教学中融入无限的乐趣,寻找人生的别样精彩。
触动三:阅读与思考是名师成长的阶梯。
品读名师的成长之路,无不例外,名师们和书结都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工作之余,无不埋头于书海之中,书籍是他们成长的阶梯。徐斌老师把书当作生命的养料,他认为多读书才能让他伴随美丽的梦想,飞的更高,飞得更远。在工作的最初几年里他阅读了50多部理论书,2000多本教育期刊。他说:“与大师们对话,渐渐丰富了我的底蕴,磨砺了我的底气。”夏青峰老师说:“为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思想,他阅读了苏格拉底、卢梭、洛克、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专家的著作,因为读理论无疑要有啃书的勇气和耐力,一次次烦躁的放下,又一次次珍爱地拿起,一遍遍对自己说:读下去、再读下去。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有些释然,原来名师们也有这样的阅读经历,但同时又有许多自责:名师们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是读下去、再读下去!而我呢,遇到难以理解的文章、读的烦躁的时候,便把书丢弃在一边。读书随心随性,只在浅层次上徘徊。名师们的阅读精神给了我鼓励,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也会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让我们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仔细品读名师们的成长之路,不仅想起那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名师们耀眼的光环背后,付出的是常人难以达到的艰辛和努力。正如著名教育家成尚荣老先生为本书作序“我们都需要长大”,作为教师,我们同样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苦练教学基本功,成就自己的精彩!
让我们和学生一起“长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