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喜欢分数制的理由
发布时间:2016-05-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维敏

 

教育界有一句话,一直为世人所诟病:“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曾几何时,学生参加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定终身。有人说,孩子为了多考一分,怎么怎么熬夜,怎么怎么戕害身体。素质教育这种提法出来后,又迅速成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名词。似乎中国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败,罪魁祸首就是考试。然而,只要教育存在,只要需要选拔,考试就不会、不能,也不应该消失。于是有些人就提出,不反对考试,但反对分数;不反对考试,反对公布成绩。因为“那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要保护孩子的隐私,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所以不应该公布。”于是,一种新的变通的考核方式逐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废除分数制,实行等级制。
也就是说,孩子的成绩不再用具体的100分99分98分等等来表示,而是用ABCDE来表示;或者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来表示。据说这样可以使孩子在感受上缩小差距,满足自尊。
真的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吗我看也不尽然。
首先,等级是由分数换算而来的。90分以上的成绩被评为优等,89分到74分的成绩也被评为良。那么,74分以下到60是及格。以此类推。得优等的自然会觉得自己不错,那得良的呢、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差?从本质上说,等级制还是分数制。拿等级制来取代分数制,不过是50步笑百步而已。
其次,实行等级制有的学生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很难。比如说有这么个学生,这次考了75分,那么他是良,下一次他又考了88分,进步是很大的,但在等级上根本看不出来,他还是良。这样,这个孩子就感受不到因为自己的进步而带来的满足感,对这个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分数制不一样,你这次是30分,下次考了50分,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要是等级制,还是不及格。
第三,等级制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我上学的时候,一直用的是百分制。据说原先有一个历史阶段,用的是5分制。满分就是5分。那么,4分岂不是80分?以此类推。据说百分制刚推出的时候被视作创新之举;现在等级制出来又被看作是创新之举。由此看来,所谓的“创新”还真是很容易。
第四,关键的一点,是更多的孩子喜欢的是百分制而不是等级制。我在不同的年级当中做过口头调查。60多个孩子无一例外说喜欢‘分数’。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简单∶“用分数具体,可以看出自己的变化。”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百分制优于等级制。公布分数,公布名次,也不会“戕害孩子脆弱的心灵”。相反,心灵经过磨砺会更加坚强。如果我们的教育最后使我们的孩子连自己考的不够理想的分数都不能够正视的话,那样的教育难道能算是成功的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