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老师
1、带着快乐上课
世间的好与坏,幸与不幸,快乐与痛苦,常常是一同存在的,就看你怎么去想了。往往一念之间的转换,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效果会大不一样。有句话说的好,你想快乐就拥有快乐。“痛并快乐着”,这是人生的一种超然境界。实际上,人生如此,为人师表也当如此。
据某媒体介绍,一个家庭的女主人有次回家,无意中在镜子里看到了一张困倦、灰暗的脸,一双紧拧的眉毛,烦恼的眼睛……猛然间吓了一大跳。于是,她想,当孩子、丈夫面对这样愁苦阴沉的面孔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自己面对的也是这样的面孔又会作何反应呢?第二天,她就写了一块方木牌钉在门上以提醒自己,上书“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结果,一家人都从牌子上受到了启发,温暖、快乐充斥的家庭“奇迹”就这样出现了。而且,不光她们一家人,连到家的客人也变得欢欢喜喜……
教师带着快乐的心情上课,不光有益健康,还会把这种心情自然地传给学生,让他们享受阳光般的快乐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说起来,动起来。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教学效果定当不断提高。
2、把教书育人当成最幸福的事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因为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高兴,因为他可以晒布了。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感恩的心,就能从日常平凡琐碎的生活工作中寻找和发现快乐。其实,幸福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怎么看待自己的拥有。
3、享受为师的阳光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喜爱的职业,那么你就没有一天是在工作。那是在干什么呢?在享受啊!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流行一条灰色短信:“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挣钱比民工还少……”。这是对班主任的生动写照。是的,面对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一个班主任教师的生活状态更远非单纯的清贫忙碌可形容。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青年画家,把一幅画挂在墙上,让人们找出其中的败笔。不长时间,每一个地方都让人找出了不足。回到家中,妻子见他非常沮丧,就劝他说:“你何不也让人们找找画中的精彩之处?”第二天,画家又来到集市。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的地方表明了态度,结果几乎这幅画的每一个地方均有被称赞的神笔,这让画家高兴不已。
同样一幅画,只不过换了一个欣赏的角度,就有了如此不同的结果。对于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不能说,一旦拥有了积极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4、走进学生中间
走进学生中间,与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玩耍,一起晨读、背诵、阅读、写日记,通过网络交流、QQ聊天等形式,感受学生的朝气蓬勃、无忧无虑。与学生贴心交流,我们的心也会因此变得年轻,教师也能很快地找准自己的位置,职业倦怠也会随风而逝。因为,对教师来说,学生永远是我们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