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不留痕迹),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教育无痕,彰显出教育的最高境界: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润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虽无痕,却有滋有味;虽无痕,却如歌如乐,如诗如画。
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一个眼神、一次手势、一份表情、一声语调,向学生传达着各种正确的观点、情感和立场;广大学生在这绵绵“春雨”里健康成长,也是最具成效的。
一提教育,不少人往往理解为“直奔主题”的说教;有些教师和家长朋友,还怕不直截了当,索性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我教育你,是为了你好!”教育目的如此显露!教育目的显露,效果并不好。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或百般抗辩;或“给你耳朵累歪了嘴”一言不发;或左耳朵进,右耳朵冒。不入心不入脑。这几种情形都不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道理很简单,摆出教育人的架势,就失去了平等的心态,往往居高临下,态度强硬,甚至因此造成“假错案”,还谈什么教育效果?而且还可能使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变得疏远乃至恶化。
佛语曾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教育无痕,宛如纷纷扬扬的雪,丝丝缕缕的雨,融进了地里,滋润了禾苗,却不见其痕,不闻其声,受益的却是禾苗!教育孩子亦应如此,在融洽的氛围中,师生交流、亲子沟通,孩子心中“不设防”,教师和家长也不是“进攻”态势,最终有可能达成共识,双方对某个问题有了比较接近而又正确的看法,结果是皆大欢喜。“润物细无声”、“身教胜言教” 的教导方式,才是刻骨铭心的。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
(教育需要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规律,更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坚持这项原则,使用这种方法,掌握这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