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阅读了一本方法论之书:就是我们潍坊的名师韩兴娥老师所着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是一本特别实在的书,韩老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她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思考、具体操作娓娓道来,如怎样引导和培训家长,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与配合都有很详细的介绍。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高深的理论,但慢慢翻阅,细细品味,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我读到的是韩老师的执着和耐心;在那一堂堂让人啧啧称赞的课堂的背后,读到的是为师者的智慧和用心。是啊,语文教学需要一份坚守,一份耐心。
掩卷沉思,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其中很多教学方法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了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读完韩老师的书,再反思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的感受到我们的课改有太多的牵绊,所以迈不开步子,进展缓慢。比如大量阅读,我们也结合书香校园的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作了一些尝试。我们也给学生推荐了不少优秀的儿童读物,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力图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但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仍然纠结在考试、分数及各种率上面,老师们放不开手脚,课外阅读因此也做得不够落实,没有显着的效果。读罢此书,我十分钦佩韩老师的大胆,正因为这样,才使得自己的实验能够做出今天这样的成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首先能打破传统的观念,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尽量去尝试对教学的改革,在找准方向的基础上,去探究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改革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实我们学校也一直坚持开展着“教育名着伴我行活动”,以读书沙龙、心得交流、好书推荐等形式促进老师主动阅读。学校领导为了推动我们教师的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除了学校图书室定期购进相关书籍外,学校每年还针对性地为每位教师购买一到两本教育教学专着。借鉴韩老师的做法,不断充实学生的阅读材料。学校图书室每学期为学生购买相关的图书,其中适合学生集体学习的书。这样日积月累,学校图书室就能成为孩子开展大量阅读的最坚实的后盾。动员学生从家里带那些有意义的、大家喜欢阅读的图书,建立起属于自己班级的图书角。这样,班级图书角至少就有可供全班同学人手一本的图书了。通过晚间的读书活动课、课余时间等多种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了《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之后,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至少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一线曙光。现在我校就在尝试着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在课内进行大量阅读,同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通过大量阅读——读写(说)结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力争培养一批能有一副好口才、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能写一篇好文章的学生,为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出一条新路来。
韩兴娥老师在文中的一字一句都很实在,尤其课内海量阅读给我们这些经常找借口无时间读书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删繁就简”,把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课外阅读上,并且课外阅读的资料随手取来,任何一本书或资料都可以成为她和学生读的内容,尤其在课外阅读的检测上,方式多样,效果明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韩老师还倡导孩子的阅读需要“鲸吞牛食”,是呀,要想让孩子们一本本仔细阅读,带着任务去读,久而久之可能就厌烦读书了,不管收获,只管播种和耕耘,这就是成功阅读的典型范例。
学以致用也是韩老师的课外阅读法宝,在进行了经典阅读后,尤其增广贤文,她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汇编增广贤文小故事,让孩子们在学以致用中明白意思,加强记忆。在家长和学生的一起编故事中,让家长参与读书,了解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是呀,再想想我们的做法,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海量阅读”遍地开花,这是韩老师的实验结果,我读此书后,也想带领我的孩子们加快阅读的步伐,并且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孩子们喜欢的和学校的必读书目,当然我的做法离着“海量阅读”还有差距,在今后学习中,我和我的孩子们将坚持不懈,尽快踏上阅读这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