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认真学习的心态聆听了两位邱老师的课,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邱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扎扎实实的六年级阅读课,一位年轻漂亮富有活力的小邱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课则清新靓丽,如深秋拂过脸庞一丝温暖的风,给充满寒意的深秋融入了一丝暖意。
邱晓炯老师的课是六年级第四单元的read and write,六年级从去年开始实施新教材,去年我就有幸教了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刚好这节课我也是进行了认真备课,作为家长开放日的课来上,家长们都坐在后面听课。当时我也是由欣赏关于俱乐部的图片和大声朗读表示爱好的短语到介绍自己的相关信息引入到学生加入各类俱乐部,但在设计情景上没有邱老师设计的更具真实性,她运用了学生自己的校长讲话,招聘学生加入俱乐部,这样学生操作时更生活化。最值得我学习的是邱老师在学生任务难度的设置上呈递进式推进,前面指导学生具体分析其中一篇文章的相关公告信息,然后根据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另一篇文章的信息提取,注意应用文应该注意的事项,如title、content、connections,最后要求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来完成后面两篇文章的任务。经过听课学习后,这种步步为营的学习指导方式我在今年的这篇课文教学中进行了学习改进。发现学生的反应比去年同样一篇课文学习的情况好。
除了学习的地方,个人小建议是邱老师在前面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快步骤,避免后面学生朗读时间不够的情况出现,适当在课堂中增加听读的时间,更多地模仿录音里的语音语调,毕竟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学生英语的语音语调重读轻读,而且这篇文章里的四篇小公告录音非常优美,学生朗读的激情可以更高一些。如果用“以读促写”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邱老师邱佳意的课如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小学英语课堂中,她那甜美的声音很快就可以将我们带入课堂。小邱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循序渐进,由读到写,教师自己信息的引入非常接地气,如Try me.的运用既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为后面知识的教学做了铺垫。另外Give me a hug!让人倍感亲切。这样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在新授环节中,小邱老师两个Why深入挖掘了文章内外的信息,第一个是Why is Robin sad?引出了文章的内容,即Robin介绍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第二个Why can’t Robin swim?引出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从生活常识中解决问题。另外,小邱老师在小组合作环节的指令非常清晰,在幻灯上还做了详细说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合作。
小建议是,让学生先听课文录音,机器人的声音先入为主,学生都喜欢模仿机器人说话,模仿能力也很强,这样他们学习兴趣更浓厚。在Let’s write an email的环节,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写,毕竟学生在写作上学习是有难度的,只有更多地给学生做示范,学生才能学会如何进行写作。
综合两节课,值得我学习的主要是要学会提炼应用文写作的要点,在安排学习任务时要有梯度,还要善于挖掘课内外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