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教师亟需提高命题能力
发布时间:2016-0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婷

一、教师提高命题能力的重要性

1.考试命题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日常教学中命制试题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许多地区甚至把命题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份试题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实际上,教师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是促进教师阅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2.优秀试题是进行有效训练的重要保障

新时期以来,历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历史课程要呈现真实的内容,就必须不断吸纳新成果。在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教师也应该通过阅读,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考试命题中来。”

二、目前训练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天,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师生手里的各类教辅资料、考试试题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说实话,其中质量上乘,且符合新课程高考命题要求的试题并不多见!但目前许多教师仍盛行‘拿来主义’,缺乏对习题的甄别与精选,在教学检测中直接为我所用。‘题海战术’仍大行其道,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命题的理论与技巧。”周明学老师也指出,“目前的‘垃圾题现象’不是一地一校的问题,在全国很多学校的平时训练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训练,误人误己,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足够的警觉。所说的‘垃圾题’,相当于‘垃圾食品’。如果说,‘垃圾食品’是对人的健康有害无益的食品,那么‘垃圾题’则是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害无益的试题。”目前全国典型的“垃圾题”现象有如下三类:“一是将高考试题改成没有答案的试题进行训练;二是将题干材料有误、没有答案的试题进行训练;三是将题干正确、没有答案的试题进行训练。”

实际上,现在的考试试题中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史论不结合,以论带史”。“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也是初中、高中历史课标的共同要求。在实际的考试中不少试题不仅背离了这个目标,甚至还犯了它的对立面——“以论带史”的错误。

三、教师自主命题要注意的问题

笔者深切感到要原创出高质量的试题,实在不易!它既要符合新课程理念,提升能力考察,侧重知识活用;又要使试题的形式新颖,所用材料丰富多彩,达到科学合理的难易度、区分度。一般来说,原创试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阅读,开阔命题视眼。

胡军哲老师提得好,“教师阅读是考试命题的基础和源泉”。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少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基本的历史学科知识素养,俗话说:“欲求水流远,源泉须博深”,因此教师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知识、成果正确运用到考试命题中去。强调实证意识、尽量占有材料、坚持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立论必有实证基础,尽量杜绝将错误的知识运用到命题中。其次是学科思维素养。教师自主命题仅仅要求没有错误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到试题科学、有效。如孤证不立、多闻阙疑、少说否定话、不武断不臆解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思维素养。阅读无疑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教师科学、有效命制试题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题不出现硬伤。

2.了解学生学习现状,贴近学生、关注现实命题。

尽管自主命题是命题者的个体行为,但答题的却是考生。而命题的终极目的则是服务和引领中学历史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所以,命题者一定要积极调查研究,了解中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只有这样,试题才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命制的试题应尽量做到素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后工作中容易接触到的历史素材,避免过多地把连高校教师都不容易看到的专业档案资料放到试题中。胡军哲老师在文章中提到,2010年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以及前不久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世界民主政治、民族主义等问题的思考。他就根据这两件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问题,分别命制了两道试题用于平时的考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集思广益,提升试题的科学性。

考试是一种质量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手段,因此,命题过程是保密的。但为了确保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即使是平时的考试,我们也强调集体命题、相互审题,如果命题时间紧张,我们建议至少要保证每一次月考命题是本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试题的内容、编排、赋分等其实是教师平时教学思想的真实反映。集体命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提高的过程。真正的集体命题,必然会有讨论甚至争论。而讨论和争论有利于营造学科组的学术气氛。因此,集体命题时,一定要做到充分讨论,相互审查评议,尽量减少失误,避免“垃圾题”的出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