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王红娟)
发布时间:2016-0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红娟

 

非连续性文本
武进区城东小学    王红娟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识字数量的增加,阅读容量的扩展,让很多孩子、家长及教师措手不及。阅读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也如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生活就是阅读,阅读就是生活。
看电影,遇到电影海报;坐公交,须懂公交站牌;装玩具,要看操作说明;买东西,会看商品标识……这些都是阅读。在信息化时代,碎片化的阅读已经成为常态。每个人的阅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还有更多更丰富的文本,比如表格、徽章、公益广告、景区导游图、衣服上的标签、商品上的说明书、机场标牌提示等等。这些或图或文或数字或皆而有之的文本形式,让我们目不暇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在我们2011年语文新课标中被称之为“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应用功能十分明显。也就是说“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阅读,也就是所谓的“读的不是书,是生活”。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少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时,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阅读实践:如旅游之前做一做旅游攻略,读一读相关的地图、景点信息、路线等等;家里买新电器了,读一读产品说明书;出门坐公交车,看一看公交站牌……
这些特殊的文本材料,其实都富含着语文,寄寓着含义。学会阅读,读懂它们,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应重视学生阅读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