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武进区城东小学 唐美玉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孩子。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张涛是今年带的五年级班里的一个孩子,开学我发现他几次作业都错误连篇,纳闷这孩子看起来挺机灵的,上课也能认真听讲,怎么成绩只有这么点。于是我找他谈话,他说他上课听不懂,有好多作业不会做。就再也没话了,问什么都不回答。我想这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是不是该找找原因呢?我决定先去他原来的老师那里了解下,得知他数学是从四年级上来就不及格了,可能是落下太多了。有一天,我把他拉到办公室问他:“你好好跟老师说,是不是数学一点都不懂了?”他回答:“有的懂,多数不懂。”我继续问:“那你喜欢数学吗?”他说:“不喜欢了,以前是喜欢的。”我纳闷了继续问他:“为什么现在不喜欢了呢?”他低着头,又不说话了。就问他:“爸爸妈妈平时忙吗?会管你的学习吗?”他一声不响。我继续说:“你打算放弃数学了吗?”这时他突然说:“他们没空管我,就知道赚钱!”说着就哭了,我一边安慰一边打听,得知他的父母常年在上海,他和爷爷一起生活。久而久之,他回家的作业是马马虎虎做的,后来慢慢地懒得做了,成绩一下子就落下了。我听了后感觉很心酸,和他谈心,使他懂得了爸爸妈妈在外面赚钱并不是不爱他。最后我问他:“想进步么?”他点点头,我说那这样吧,你把四年级的书带来,平时中午空了我给你补上去,还安排了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做他师父。再跟他谈完后我给他妈妈打了电话,告诉了今天的谈话内容,让他们多跟孩子沟通,多关心他一点。第二天,他果然拿着书来了。他能举手发言,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我经常在班级里表扬他,他自信心慢慢恢复了。
从这件事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跟学生打得是一场心理战。有学习不认真的,有纪律性不强的,有学习心理障碍的,有学习方法不科学的等等。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及时沟通。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的变化。一味地板脸,不仅丧失了自己在学生中的亲和力,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心理,进而不愿与这位老师打交道,这样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有的同学上课坐不住,其实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为学习基础太差,丧失信心。因此,我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并设身处地地为他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效果不错。有的同学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果不明显,这主要是方法和心理上的原因,都一一指出。同时在每一次考试结束后,我觉得一定要对班级整体状况和各科目的结果作具体详细的分析,表彰先进,鼓励中下层,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作为学习的方向,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班级的整体成绩就都能持续前进,并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