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数学成绩不是太好,有时老师讲的听不大懂,去问问同学同学也很忙,心里多么想老师能把这道题目再多讲一遍啊!可是这不大可能,只能自己硬着头皮翻看辅导书解决,虽然问题最后解决了,但是学习的效率很低。因为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所以当我成为了一名老师,我深深懂得学困生的痛苦,也深深知道应该怎样去对待他们,怎样和他们说话,怎样让他们学会学习。可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学困生的种种坏习惯和行为无数次地把我的一腔热情无情地扑灭:单词不默,默了也是二三十分;背书不背,趁早开溜;上课不发言还捣乱;作业不做一次次给他订正置之不理、、、每一届总有这样的学困生,在大家的眼里,他们不求上进,屡教不改,颓废不前,破罐子破摔,看着成绩册上刺眼的红颜色,平均分刷刷往下掉,心里恼啊,训斥谩骂都不是办法,循循善秀也效果不见。有时想着真的没办法了,所有的办法都用完了,该怎么办?放弃他们吧?但是想想还是个小学生,如果这样放弃了,还有那么长的路----初中高中该怎么办?如果老师给他们放弃了,那么他们肯定无药可救了。
看了向东方老师的这篇文章,心里豁然开朗。在文章中,从观察过程明确学生的欠缺再制定相应的策略, 笔记策略,角色呼唤,习惯改进等策略,不管什么策略,都是需要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执着的守候。向东方老师在研究反思中写道:我们教师要用多种方法诊断学生英语学习的真正问题及其原因,情感上的关注是首要的,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心观察、认真倾听,让学生认可你、接纳你,不要凭主观臆断妄加评论、强硬给学生定目标、加任务。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要探讨商量,而不是命令和指责;是陪伴帮助和引导,而不是代替帮办和裁决。
这些所有项目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心和执着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