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眼中有人 润物无声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做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踏上讲台起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要管理、教育好学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要有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对于学生家长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于学生代表着家长,心中怀着义务;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奉献。“一个教师,即使课上得再好,如果不懂得用心爱学生、尊重学生,那他就不算是好教师”。因此,班主任要严格遵循师德规范,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注重用真诚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要洞察学生心理,揣摩学生想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状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人性化管理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时刻以发展变化的、相互联系的人为中心,实施治班策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面对他们的心理、情感、理想、优点、缺点,任何伟大的德育理论都要与之水乳交融才能有实效。所以,班主任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以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我认为:学生的潜能像气体——给多大空间就有多大体积;学生的个性像晶体——各自都有独特的构造,强迫其改变往往难有好结果;学生的身心像液体——压力过大便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基于这些认识,我常这样警示自己:“为师常做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

二、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对学生无私的爱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犹如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内化”的催化剂。工作十几年来,我用真诚、爱意透视学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染、浸润学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满爱的言行去抚慰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师生共建的相互交流的“绿色通道”,以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

1.架沟通桥——班日志。

   班级每个成员都是班级历史的记录员,在这里有“身在此山中”的悠然自得,也有“冷眼旁观”的激扬文字,更有热烈场面第一时刻的记录……每个学生都用心记下在班级度过的每一天,有时我也加入其中,书写感悟。这个接力棒传递了班级凝聚力,有形地净化着班级的舆论空间,无形地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们在此放飞心灵,愉悦身心。学生也会利用班日志给老师留言,其中有建议,有意见,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交流、沟通,也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们的心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给学生恰当的欣赏性评语。

    给学生写欣赏性评语,也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方式。我常常在给作业批改和班日志中用这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例如,给一位品行学习都不错的学生评语是:“你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能平静如水地面对老师对你的夸奖。你的胆小不是错,但不改变就成了你的错,期待每堂课都能看到你举起自信的手!”又如,给一个后进生的评语是:“校园是爱心撑起的大厦,在这个大家庭里你同样沐浴着爱的阳光。”正是爱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都享有一份爱,一份重视。当学生们看到我手上贴着创可贴而关心地询问时,我也感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幸福。

三、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常规管理

    赫尔巴特说:“要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班主任要坚强而温和地实施班级常规管理。这是实施人文管理的关键。“坚强”指抓紧管理,严在当严处,将管理的要求和目标贯彻到底;“温和”指本着学生易于接受的原则,采取的管理方式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使管理要求更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常规管理虽然不外乎每天发生在班级学生身上的“日常小事”,但用教育的眼光看,“学校无小事”,所谓小事,恰恰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可由此洞察学生的内心所思、所想和情绪、情感。

    “久熏幽兰人自香”,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强化效应。年来,我班一直这样坚持班级量化制度,培养了学生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促进了听课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优化、改观,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各方面约束自己,为小组争光,为班级争光,取得了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一个遵守纪律、学风浓厚、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逐渐形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