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三级课程。它们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落实在某一所学校,那就是具体的学校课程。他们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套"课程,而是彼此关联、内在整合的,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三级课程整合为城东课程,既有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可以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三级课程体制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我们尽量做到
1、规范国家课程——做实
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教育的资源。为保证课程的高效落实,实行中层干部和学科委员会蹲点制(3+1)。
2、落实校本课程——做强
开发《我爱地球》的校本课程,一到六年级每周一节短课。编写《快乐门球》,三到六年级学生每周上一节门球课。
3、丰富社团活动——做活
我校90%以上都是流动儿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他们的兴趣得不到发展,个性特长得不到展示。为了体现我们的办学目标,让普通百姓子女享受到优质教育,我校竭尽所能开设了30个小社团,书法和美术特聘了武进的名师来校指导,其他小社团都是我校有特长的教师兼任。做活社团活动的同时开展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普节等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从小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未来奠基。
这样我们的课程体系既符合了国家规定开设的要求,又有阅读、趣味数学、书法、信息等地方课程,还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做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