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约谈
城东小学:张林亚
教育,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程,有时光靠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中,有时,我们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家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目标。面对渐渐长大的孩子,面对越来越有个性的孩子,我们与家长之间的约谈方式就越要慎重,越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班中有一男生小孙,非常聪明。说其聪明,原因有三:一是这孩子在一到三年级一直是全面发展好学生;二是这孩子经常参加学校的门球训练,但是该掌握的他都能掌握;三是每次阅读短文时,他思维的深度常常令人惊叹。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从进入四年级开始,整个的状态就开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学习上懒惰了,上课了能不举手就不举手,作业能偷懒处削尖了脑袋地偷懒。课上眼神涣散,动作懒洋洋,似乎进入了冬眠的状态,学习成绩保持在中等,优秀的影子也看不到了,眼看一个好苗子就要这样沉寂下去了,我和数学、英语三位任课老师心急如焚,分别与他父母谈了好几次,也不见效果。有一次,约谈完他父亲后,回去据说被父亲揍了一顿,在外躲到晚上八点才回家,他对待学习的眼神更不对了,我们几位任课老师一商量,觉得问题可能还是出在父母跟孩子之间沟通不畅,照这样发展下去,一个好孩子就毁了!
于是,这一天,我们邀请其父母一起到校,并把孩子也请到了一起,我们几个人围坐一桌,开始了开诚布公的谈话,英语贺老师首先开口:“小孙,你放松,今天我们不是开的告状会,事实上,前几次你没有亲自在场,我们一直没有开过告状会,我们只是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交换了看法,可能你对此产生了误会。今天,约了你爸爸、妈妈一起来,特意把你也叫来,就是希望大家能开诚布公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接着,我们几个就像拉家常地谈了起来。小孙讲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学习上似乎这样也没关系,也能跟得上,但自己这么大了,爸爸还打他,他接受不了……他爸爸也诉说了他的心声,希望儿子能理解他这样做的良苦用心,说到动情处,小孙的眼眶也红了。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在这种互相平等的谈话环境下,在大家互相的见证中,孙爸爸表示:今后不会再动手,但前提是小孙不能再偷工减料、故意偷懒;小孙也表示:尽自己的努力学好功课。我们也针对他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告诉他:如果抄抄写写的作业能保证第二天能默到全对,可以把它变成口头作业,但如果不能做到,那就老老实实把作业都认真做完,小孙一一答应了下来。我们看到,此刻小孙的脸色是严肃的,眼神是坚定的。
这次约谈就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结束了。我们静观其变。令我们高兴的是:约谈过后,小孙即使是在第二天能默全对的基础上作业也是全部自觉完成的,上课时,他的眼睛也是越来越明亮,学习态度越来越端正。期末时,他的三门功课成绩门门名列前茅,我们三位老师经过商量,一致同意:期末把全面发展好学生的奖状颁给这个“阔别”奖状一年多的孩子。拿到奖状的那一天,小孙的眼里满是惊讶与惊喜!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