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童心的教师
今天听一位前辈老师说,老师就要有一颗童心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咀嚼先生的话,越发品出其中的甘味来。
其一,自己就是孩子。教师如果摘掉成人的有色眼镜,拂去心灵的尘埃,那么以童心感受到的世界是至善至美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老师和孩子在发现美的征途中,心灵碰撞,志气荡漾,意气风发,有了这样的心境,什么样的孩子不成功?
其二,自己就是学生。教师要体验学生的喜与忧,关爱学生,痛其所痛,乐其所乐,感受学生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与学生接近的最佳途径,学生不需要同情,他们需要理解,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了解他们,我们才可以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
其三,自己是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时刻都在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世上没有比这一职责更重大的了,教师之所以为“师”,是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引领。我们用什么引领孩子?用我们睿智的思想,科学的思维,诚信高贵的品质,扎实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他们,唯其如此,我们才不愧为“师”。
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这样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快乐,那快乐来自童真世界;你就会拥有无尽的财富,那财富不含铜臭味,来自发掘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宝藏;你就会拥有圣洁,那圣洁使你年轻,使你聪慧,使你高尚。让我们都怀有一颗童心吧,它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其一,自己就是孩子。教师如果摘掉成人的有色眼镜,拂去心灵的尘埃,那么以童心感受到的世界是至善至美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老师和孩子在发现美的征途中,心灵碰撞,志气荡漾,意气风发,有了这样的心境,什么样的孩子不成功?
其二,自己就是学生。教师要体验学生的喜与忧,关爱学生,痛其所痛,乐其所乐,感受学生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与学生接近的最佳途径,学生不需要同情,他们需要理解,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最大程度地了解他们,我们才可以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
其三,自己是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时刻都在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世上没有比这一职责更重大的了,教师之所以为“师”,是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引领。我们用什么引领孩子?用我们睿智的思想,科学的思维,诚信高贵的品质,扎实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他们,唯其如此,我们才不愧为“师”。
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这样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快乐,那快乐来自童真世界;你就会拥有无尽的财富,那财富不含铜臭味,来自发掘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宝藏;你就会拥有圣洁,那圣洁使你年轻,使你聪慧,使你高尚。让我们都怀有一颗童心吧,它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