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追问
今天教学《伊索寓言》中的生字“喉咙”的喉”字时,我问学生:“喉”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相近。学生很快就说出时候的“侯”。我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说:“喉咙”的“喉”多了一个口,说明它与口有关。另一个学生说:喉比侯少了一竖。我乘机追问:喉为什么会少一竖呢?学生低头沉思……我见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便提醒:假如喉咙口多了一个东西……学生一时领悟过来,纷纷发表看法:如果多了一竖,人吞咽就困难了;多了一竖,人就难喘气……所以少了一竖。
教学“馋”字,我问学生狐狸到底馋不馋?答案是肯定的。你从“馋”字哪里看出来?它口水都流下来了,你看它下面的两点。多妙的答案!所以我们在书写时两点不能掉了。
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 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